菏泽:在环保投入上绝不含糊
经济欠发达,但是环保工作不落后。由于原有基础差、底子薄,菏泽市人均主要经济指标仍然排在全省末位。走进菏泽不少企业,办公条件还停留在十几年前的水平,但治污设备的先进程度却丝毫不逊色于经济发达地区。
菏泽市委书记于晓明在市环保局调研时明确指出:"环保投入永远不会花冤枉钱。菏泽增加财政投入有困难,但在环保投入上绝不含糊。"2011年以来,菏泽克服重重困难,加大资金投入,先后筹划建设了16大类、434个环保治污项目,完成投资30.48亿元。对所有市控以上企业实施环保"十个一工程";对原有9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全面进行一级A处理工艺升级改造;对9座污水处理厂实施了再生水回用工程,每日再生水回用量已达13万吨;建设了64座乡镇污水处理站,50%以上的农村生活污水得到集中治理。高标准建设了11处人工湿地、10处小型湿地群等水质化工程,湿地面积达1.33万亩。建成了东鱼河"截蓄导用"工程,年可拦蓄达标排放再生水4749万立方。成立了覆盖全市所有168个乡镇办事处的149个环保所,形成了市、县、乡三级齐抓共管的环保管理模式。
2012年,菏泽在地区生产总值比2007年增长1.6倍的情况下,三条主要出境河流断面COD、氨氮平均浓度分别比2007年下降了45.4%和58.7%。辖区内洙赵新河、东鱼河、万福河三条主要出境河流,2009年提前恢复了鱼类生长,2010年恢复了虾类生长,2011年恢复了青蛙类生长,河流水质基本稳定在三类标准,全部达到了国家和省规定的水质目标要求。
2013年3月26日,菏泽市继2008年后再次代表山东省接受国家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考核。国家考核专家们一致认为菏泽流域治污工作基础扎实、措施得力、成效显著;治污工程建设进展较快、运行较好、监管得力;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已经融入到政府决策、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之中。菏泽市再次获得国家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考核第一名,也实现了我省"六连冠"的目标。
在巩固好水污染防治成果基础上,2013年,菏泽全面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集中开展"百日会战"活动,正式向大气污染宣战。市委书记于晓明、市长孙爱军亲自担任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指挥部指挥长,出台了《菏泽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将影响大气质量的工业企业大气污染、城市扬尘污染等6方面细化成12个实施方案,以工业废气、城市扬尘、机动车排气为重点,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坚持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取得明显成效。
2013年以来,菏泽"蓝天白云"总天数逐月增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两项指标继续好于全省平均水平,稳居前5名,仅次于烟台、威海、日照、青岛等沿海四市,菏泽成为2013年山东省空气质量改善最明显城市之一。
环保是使命,更是生命。菏泽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者们清醒地意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菏泽最具魅力、最富竞争力的独特优势和战略资源。菏泽决不要"带了色、变了味"的GDP,将进一步完善"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建立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努力实现水、空气环境质量不断改善,让"美丽菏泽"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