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3年将建18座污水处理厂 100亿换河水清清
1月23日上午,青岛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青岛市河流污染综合治理规划(2014~2016年)情况介绍”的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要实现三年规划目标,用于河流污染综合治理的费用大约在100亿左右,将通过政府财力投资、市场化融资等方式筹集。另外,三年规划建设18座污水处理厂,将改变以往污水处理厂位于河道下游导致中水管网铺设成本过高的现状,考虑在河道上游建设污水处理厂,通过中水回补供给河道景观用水。
在新闻发布会上,青岛市环保局副局长葛福宏说,据初步调查,全市城区仍存在污水直排口158处,主要分布于南部沿海、胶州湾沿岸及海泊河、李村河、墨水河等重点流域。根据目前的形势和建设美丽青岛的要求,市政府决定以解决污水直排环境问题为重点,用3年时间全面实施全市河流污染整治工作。主要任务与措施为:2014年,整治污水直排口158处,配套建设污水管网273公里,新建、改建城镇污水处理厂6座,消除建成区污水直排现象。2015~2016年,完善污水管网212公里,新建、改建城镇污水处理厂12座,建设污泥无害化处置项目3个,完成10个流域40条河道综合整治,实施中水回补,扩大重点监控废水排放企业范围,对100家企业安装在线监控设施,新建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9个,持续提升河道水污染治理水平,打造城市水生态景观。
整治污水直排口方面,到2014年底,全面完成158处污水直排口整治任务,并实行动态监管,发现一处彻底解决一处。其中市南区、市北区 、李沧区完成62处,需市区两级财力安排投资2000万元,主要用于排污口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分年度分区域加快建设雨污分流管网系统,实现污水全收集目标。从2014年开始连续3年,对城区雨污分流排水系统进行改造完善,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老工业区 、沿河沿海等管网欠缺的重点区域,优先安排排水管网建设项目,还清旧账;新区建设配套完善排水管网,不欠新账,确保到2016年基本实现城区污水全收集。3年规划建设各类排水管网485公里,其中2014年建设273公里,2015~2016年建设212公里。
新建、改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增加污水集中处理能力,为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提供基础保障。统筹全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与管理,坚持规划先行,保障建设用地,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跨流域污水调配设施,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到2016年城市污水全部得到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建设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项目,确保处置能力符合实际需求 ,完善处置运行保障机制,确保污泥全部得到无害化处置,消除污泥二次污染隐患。以市场化融资为主,3年规划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新改扩建工程18项,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7.1万吨/日;建设中水处理设施及回用管网工程15项;建设污泥处置工程3项,增加处理能力850吨/日。葛福宏说,以往的污水处理厂大都位于海边,位于河道下游,虽然污水处理和排放方便,但是中水回用需要重新铺设管网,增加了成本,下一步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将考虑在河道上游建设,以中水补充河道景观用水,未来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将全部达到污水处理的一级A标准。
葛福宏说,市、区(市)、镇(街道)政府要将水污染综合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2014~2016年地方财力投资的重点工程,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根据水污染治理工程实际需要,优先保障资金足额拨付到位。主城区(市南区 、市北区 、李沧区)范围内污水直排口整治及配套管网工程建设资金,由市、区两级财力按照5:5的比例分担;其他区域污水直排口整治及配套管网工程建设资金由辖区政府各自承担。采取市场化手段,引导市场主体参与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辖区政府承担土地、拆迁、管网建设等工作,并负责监督。完善市场化投融资机制,推动建立地方、企业和社会的多渠道投入机制,拓宽污染治理资金投入渠道。根据初步匡算,三年规划目标的实现大约需要资金100亿左右。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