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水源保护地河源 争议声中探索“绿富”之道
“无工不富,河源要实现振兴发展,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出路更在工业。”河源市委书记何忠友称,河源要以“工业富市”,河源正在探索走出一条绿富共赢,将生态优势转换成绿色财富之路。
这条路能否成为几十万河源人脱贫、河源“逆袭”的成功之道?
3月4日,河源。雨雾之中,东江静静流淌,能清晰看见江底的水草。不少市民迎着飘飞的细雨在江边垂钓,夹杂雨雾的空气十分清新。
“这清新是要付出代价的。”河源水务局总工程师吴野苦笑道。
在河源市发改局规划综合科薛闻聪看来,经过漫长的忍痛割爱和守让,河源正逐渐找到经济增长点和发展的路径。
产业转移园:河源的“强心针”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不是死对立的关系,只保护不发展没有出路,只发展不保护就是绝路。”何忠友说。
身兼保护和发展双重重任的河源,生态环境要求其必须发展环保、无污染少污染产业,战略型新兴产业便被提至案上。
恰逢“振兴粤东西北”成广东发展的重要战略之时,在广东省产业转移的大潮中,河源被定为重点。目前为止,河源拥有6个省级产业转移园,成为广东全省省级产业转移园最多的市。除连平县外,其他县都有一个,形成“一区六园”的工业园区布局。其规模令其他承接地望其项背。
“我们集中精力来发展,不像以前那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情况。”河源经信局产业技术科科长谢伟东称,目前河源每个县集中精力抓好一个转移园,让转移园成为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的平台,每个园区都有一两个主导产业,高新区主要有电子信息、太阳能光伏和机械这三大主导产业。
“这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谢说。
目前,进驻高新区的企业大概200多家,虽也有大型企业,如投资200多亿的广东航能光伏有限公司,但更多的是中小型企业。
2013年“一区六园”的成绩,为河源打了一剂强心针。
数据显示,2013年,“一区六园”实现工业增加值175亿元,增长30%,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46%;“一区六园”成为了河源政府税收的大户,实现税收18亿元,增长30%,占全市税收的比重达23%。河源方面预计,到2020年,“一区六园”工业总产值可达到40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
据谢伟东介绍,未来,战略新兴产业将占河源的半壁江山。河源发展的高新产业以“四新”为主,即新电子、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其中,新一代移动通讯终端发展势头迅猛。 “从2007年开始,河源手机产量年增长率达百分之一百,从以前500多万台增至2013年的6000多万台。”
河源水资源储量丰富,为此,当地开始设法做足“水”文章。
做足“水文章”
河源正在打造另一个支柱产业——水产业。河源方面称,水产业园一旦启动,到2020年,河源就可以完成“三级跳”。
如果将万绿湖的优质水源作为原水卖掉,每吨水的价格为几块或者几十块,作为桶装水,一吨水价格可达1000元,作为瓶装矿泉水,一吨水的价值可达4000元。若制成饮料、酒等高附加值产品,其经济效益更可观。
“水产业园,很有可能将河源优质的水资源变成‘液体黄金’,真正实现‘绿富’双赢。”河源市委一名官员笑谈。
“其实也不叫水产业,应该叫做食品饮料,因为水产业还包括养殖业,我们主要发展食品饮料。”薛闻聪纠正道,水是河源的天然禀赋,河源又是农业大市,搞饮料加工生产有优势。除此之外,江西生产的水果可以放到河源来加工,这又降低运输成本。
目前,农夫山泉已投资10亿在河源建设饮用水生产基地,并投入使用。“农夫山泉还准备建设二期工程,投资20个亿。”谢伟东透露,目前河源在和省内省外的水产业公司洽谈,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对在河源发展产业兴趣盎然。
此前,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称,农夫山泉之所以落户河源,主要是看中了万绿湖的优质水源,从水源水质的角度看,万绿湖的水质绝对是世界一流的——在万绿湖中发现桃花水母就是最好的例证。
不过,虽然河源方面努力与大企业大公司积极商谈,目前水产业在河源的发展还未形成规模。目前,河源水产业增加值只有30多亿元,总产值50多亿元;年产值达300万以上的企业很少。
要想在工业园区和水产业挑起河源跨越发展的“大梁”,归根结底要靠项目的支撑。但要吸引更多项目、企业入驻,河源似乎需要先建造“大梁”。
“人口、配套设施、社会功能等方面,可能与珠三角地区还有所差距,跟深圳、广州差距就更大了,高端人才比不上他们。”在河源设厂的某企业主说。为此,河源需要发挥其生态优势、成本优势吸引企业、高端人才。
谢伟东透露,很多企业在等待河源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后再落户。
直饮水工程受困
河源还有一个重大项目——万绿湖供珠三角直饮水工程。
“直饮水工程目前来讲,还成不了项目,只能说是一个构思。”吴野称。
1993年,河源就提出了将新丰江水库(万绿湖)优质水资源用管道直接输往珠三角地区的构想。2001年,这一构想成为广东省“十五”期间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08年后,河源先后跟东莞、深圳、惠州、广州签订《万绿湖直饮水项目框架协议》。
“项目难度在水资源配置的问题上。”吴野称,由于广东省水利厅、粤电集团和河源对项目上的认识有所差距,项目一直推进很慢。从提出构想到与广东省几个城市签订协议,河源一直积极推进。不过,万绿湖直饮水工程一直处在讨论中,并未迈出实质性的一步。2014年,直饮水工程才有些进展。
2014年1月18日,河源市长彭建文在省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透露,河源供珠三角直饮水水源工程已经动工,估计到2015年的6月工程完工。“不过,因为水源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且跨越多个城市,需要省政府成立一个由副省长牵头挂帅的协调小组来推动此事。”
质疑中前行
在河源大力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同时,坊间也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新兴产业”是否真的无污染或者低污染?河源“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思路,是否已经偏向GDP为中心的旧模式?
香港思汇政策研究所经理刘素曾撰文指出,终端产品的清洁生产不等于低排放。作为广东省手机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的河源,在生产手机印刷线路板(PCB)的过程中,电镀、蚀刻会产生铜、钼、铬等重金属污染物。
对此,河源环保局环监科执法室主任朱祖其反驳:“我们没有一家电镀企业,仅有两个,刚上岸就被我们干掉了。”朱祖其称河源环保门槛很高,入驻的项目必须符合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条件,“如果我们河源肯接那些污染高的项目,早就发大财了”。
“环保局查得很严,一周查好几次,不让做电镀。”在从广州到河源的大巴上,一名去河源电子厂打工的打工仔说。
在养殖业上,河源同样严格控制,但难度明显更大。
“现在我们最难搞的就是农业,治理的力度很大。”朱祖其叹气说,禁养区距离东江800米,有些1000米,划分容易,但“依山而居,依水而建”客家特色,反弹情况常常存在。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珠江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成建三担心,河源因发展不力会导致东江得不到保护,他认为,唯有发展才能给保护提供必要的支撑和庇护。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