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海地区现排污暗管 十几海里内打不到鱼
伴随着发电机“嗵嗵”的马达声,52岁的老徐用切割机割开一条灰色管道。顿时,酱油色的液体喷射出来。这一幕居然发生在江苏灌云县燕尾港镇三百弓村外的麦田里。割走齐膝高的麦子,再往下深挖半米,就可以看到这条直径30公分粗的PE管道。
没人知道管道从何而来、埋于何时,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条绵延数公里的管道,穿越了数百米宽的五灌河,终点是黄海。麦田紧邻五灌河,河对面化工园区林立,近百家化工企业集聚于此。
4月23日以来,灌云县环保局等多家部门一直在找寻这些暗管,目前已挖出至少5条暗管。
暗管被发现源于渔民的举报。家住燕尾港镇的居民陈华说,有渔民看到海上出现了冒着白烟的偷排管道,随即举报给江苏海监总队。陈华曾是当地的人大代表,也是一位民间环保志愿者。
4月24日,连云港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发布消息称,4月23日下午5时,他们接到江苏省海监总队的电话:连云港一家船业公司可能正在向燕尾港海域偷排污水,请求市局协助取样监测。4月27日,灌云县临港产业区管委会环保分局吴春祥证实说,该管道并非属于船业公司,可能是化工厂废弃的暗管。
监测中心的消息称,这些暗管非常隐蔽。执法人员已经割开管道,采集了污水,具体污染指标有待实验室检测确认。随后,环保部门调派挖掘机进行挖掘。当日,在船业公司向西两公里,又发现两条偷排管道。
4月26日,在江苏丰厚钢管有限公司内也发现了暗管。该公司员工董先生称,平时刮风或是到了晚上,就会从海边飘来恶臭味。他们发现公司外的海滩上有一个排污口,经常排放大量红色液体。公司2011年才建厂,这些管道可能早就埋下了。
4月27日,在燕尾港六圩闸,中国青年报记者看到闸内滚滚流出的深红色水流,大片浮沫卷涌而至,散发着刺鼻的气味,流向大海。
暗道的存在,早就是当地公开的秘密。一位渔民称,他们的渔船往返于大海与港口之间,来回时经常看到有红色液体从海面上漂浮出来。每次灌河提闸放水,都会把化工污水冲入大海。
61岁的渔民许德(化名)每次出海捕鱼,都要在大海中颠簸七八个小时,来到30海里以外的深海。出生在燕尾港海洲湾渔场的许德,从17岁就开始捕鱼。
2003年以前,在港口不出1小时,一晚上能打30多筐大对虾,每筐150多斤,大对虾有10厘米长。那时候,许德每年收入都能达到三四十万元。他认为他的富裕来自海洋丰富渔产的馈赠。
2005年底,燕尾港临港开发区开始兴建,“化工”成了这里的新名片。如今,离港口十几海里内几乎都打不到鱼。港口里静静停泊着近百艘渔船,桅杆林立,偶尔听到一两声马达的轰鸣。
为了检查深埋于地下的暗管,陈华专门借来探测器。到目前为止,他已发现还有8处尚未被挖掘出来的暗管,这些暗管都分别通向大海。陈华说,从4月23日开始,他就在现场看到挖掘机将这些管道挖出来,截成一段一段,用货车运走。
吴春祥称,现在铺设管道技术高明,基本不用请工人专门挖土铺管,专业的定向钻设备就能完成任务,这样的活动基本在夜间进行。基于工作隐蔽性,暗管很难被发现。一个40公分直径的管道穿越3公里,花费两三百万元,但与企业高额的排污费用相比,这个铺管费并不算什么。
吴春祥介绍,接下来,他们的任务就是要追溯上游,找到污染源。由于管道都通过五灌河的河底,他们花费32万元购买了探测器,这个探测器就像拍“X光片”一样,能帮助他们“顺藤摸瓜”,寻找上游到底是哪家企业排污。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