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广东珠海将投2亿治理农村垃圾和污水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珠海的村居环境得到提升、产业得到发展、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美丽乡村”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依靠农村综合改革的推进和幸福村居的建设,斗门的乡村向外界展示了全新的面貌,乡村正从发展的“短板”转换成斗门发展的优势。而在今后,农村的发展还将得到更多重视。
日前,珠海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于今年启动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作为全市农村工作的主战场,斗门将在“三农”领域出台新举措,从深化农村综改、农业产业化、探索幸福村居长效机制等方面着手,进一步破解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束缚。
按照计划,斗门将于今年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确股不确地”登记颁证工作,到明年底基本完成全区土地确权。另外,斗门将试点探索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调剂机制,将偏远地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闲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调换到城区、园区周边农村,并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以此促进不同区域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崔汝枝
闲置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可调剂使用
农村综改
珠海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已锁定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集体资产产权制度、社区管理体制、社会管理和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等五大重点,为农村综合改革的推进明晰了路线图、时间表。斗门作为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的试点区域,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上将进行先行探索。
据了解,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斗门的农村出现了发展的两极分化,靠近工业园区周边的农村凭借工业园区的带动,得到了发展。如新堂村、西埔村依托新青工业园的发展,村居经济社会率先得到发展,甚至面临集体发展无建设用地可用的“幸福难题”。但偏远地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所有的农村却一直难以摆脱落后困境,有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却处于闲置状态。而今后通过改革,这种两极分化的困局有望被打破。
按照部署,斗门将充分发挥城区和富山工业园、新青科技工业园的辐射带动效应,试点探索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调剂机制,完善调剂用地指标管理办法,将偏远地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闲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调换到城区、园区周边,纳入城区和园区统一规划,实现错位发展。鼓励村集体引入社会资金合作开发集体建设用地,保证集体资产不流失和村集体的长远收益。
根据安排,斗门将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确股不确地”的登记颁证工作,到明年底基本完成全区土地确权。斗门区农业局局长李炳秋告诉记者,按照“保持稳定、依法依规、因地制宜、先行试点、稳步推进”原则,采用确权确地、确权确股不确地两种形式,推进以确权确股为主要方式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
具体操作上,今年斗门将在充分调查和论证的基础上,以乾务镇为试点镇,在不同类型的村各选1—2条开展不同确权方式的试点,2015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铺开,2015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
与此同时,今年斗门将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充分利用实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的有利条件,做大集体经济总量,以充分尊重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意愿为前提,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改革,提高农民财产性、经营性收益。
市区合力推动“国字号”园区“脱胎换骨”
农业产业化
位于斗门的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即将迎来史上最强的园区开发建设。继生态农业园晋级“国家队”并聘请国际顶级机构做园区规划后,市政府重金拔款促进园区发展。日前通过的《关于加快广东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意见》提出,从2014年至2020年,珠海将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斗门区作相应配套专项资金,用于国家农业科技园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投入、农业项目补贴、人才引进奖励等工作的推进。
客观而言,这个占斗门“半壁江山”的地区,从设立至今一直未有得到系统的开发,以至于目前园区内的基础设施仍十分滞后,已成为招商引资、园区项目发展的短板。此次市、区两级共同发力开发建设,将有望促使科技园华丽变身。
“今年我们重点将农业科技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好,推进园区项目落户建设。”斗门区副区长赵文乐告诉记者,市、区两级系统合力建设出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产城互动农业科技园区并以此为带动,从而推动斗门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事实上,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上,斗门已通过政策撬动收获不错效果。去年初,斗门集中出台了促进农业发展的4台政策,力图通过政策红利推动农业发展。目前政策效果已初见成效,以农业品牌化为例,《斗门区农产品质量认证、农业品牌名牌、种养标准和荣誉称号奖励办法》出台一年,斗门有机食品从“乡意浓”有机水稻一枝独秀增加至10个,包括稻香思情有机大米、人禾牌蛋鸡、翠禾湾谷蛋、大荣有机鳖、大荣罗非鱼等。
“赋予园区土地一级开发权、设立园区发展基金、园区内符合规划并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依法进行流转、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投产后可获奖励……”市级层面的政策支持,有望为斗门的农业园区发展提供更多动力。
业内人士分析,斗门的传统农业发展经过多年的积累已形成一定规模,斗门如能成功借力‘国家队’的强大政策效应以及区域品牌效应,将使农业产业化走上快车道。此外,国家农业科技园高端蜕变后,当地农民就可以通过土地以及劳动力等资源享受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带来的经济效益。
今年再投5000万扶持10个
示范村居建设
幸福村居
作为珠海创建幸福村居的主战场,斗门幸福村居创建在过去两年取得了不俗成绩。特色六大工程实施有效促进了基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发展,全区101个村居华丽转身。幸福村居是一件系统工程,如何形成长效机制,避免创建热如阵风吹了就走,是当前政府部门面临的课题。
在今年的幸福村居创建工作中,农村的环境宜居建设仍然是首要任务。赵文乐向记者介绍,今年斗门将投入2亿元治理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力图将农村垃圾治理和污水处理面进一步扩大。
具体而言,斗门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农田排水、排污设施,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和道路硬化工程,完善交通服务系统,提升人居环境。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净化工程建设,全区推广生态湿地和生物渗滤进行污水处理模式。与此同时,统筹推进路网、电力、电信、环保、园林、污水、民政救助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均衡配置城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险等基本公共服务。
为加强全区创建力度,斗门区今年财政将拨出5000万元,通过竞争方式选取10个区级幸福村居创建示范村,每个村居给予500万元建设资金。此外,针对水资源保护区所在的68个村居,市补偿资金3000万元将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发放,竞争选取10个村居,每个村居奖励300万元,作为幸福村居建设资金。
“通过建立以奖代补的机制,整合涉农资金,可以充分调动各个村居的积极性。”赵文乐称,将加强对村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经费的保障,推动人、财、物等社会建设资源向幸福村居建设倾斜。通过市场化手段拓宽资金渠道,拓展社会投入融资机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等社会力量参与幸福村居建设,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探索幸福村居建设的长效机制。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