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产业规模显著扩大,散而弱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
《2011年全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状况公报》近日公布。距离上一次全国性的环保产业调查,已时隔7年。期间,环保产业发展内外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目前,环保产业体量如何?发展水平高低?是否能担当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任?更重要的是,此次调查为将来产业发展方向的明确、产业政策的调整提供了哪些依据?这是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而围绕调查本身,业界也积累了不少问题。比如为何2011年的调查结果,2014年公布?除了公报,此次调查还有哪些成果?将来是否有可能建立常态化的产业调查统计机制……
为此,邀请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相关负责人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详尽而深入的回答。
“我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产业总体规模显著扩大、产业结构深刻调整,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日前完成的2011年全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基本情况调查不仅摸清了家底,指出了问题,还为今后发展方向、重点以及政策制定等提供了参考。
正处于产业成长期
发展速度显著,环保产品和服务分布与经济发展空间分布具有较高的吻合度,已经初步形成“沿海发展带”和“沿江发展轴”
调查数据显示,与2004年相比,2011年我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的从业单位增加了104.9%,从业人数增加了100.3%,营业收入增加了572.6%,营业利润增加了605.0%,出口合同额增加了439.3%。
2011年,我国环境保护产品生产、环境保护服务、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生产、环境友好产品生产的从业人员人均营业收入以及从业单位平均收入均较2004年增长两倍以上。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呈现出产品品种增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政策逐渐完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产业特征,对照产业所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特征,结合龚柏兹拟合曲线法,判断我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正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
在区域分布方面,我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但具有高度的区域集中度。50%以上的营业收入集中来自于排名前5名的省(市、区),仅有2%~6%来自排名最后的12个省(市、区)。
环保产品和服务分布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空间分布具有较高的吻合度,已经初步形成“一带一轴”的总体分布特征,即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核心区域聚集发展的环保产业“沿海发展带”和东起上海沿长江至四川等中部省份的环保产业“沿江发展轴”。
这位负责人分析称,我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发达的地区多属于经济发达地区,是改革开放前沿,人口密集,加工企业密集,工业化程度高,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环境容量有限,公众环境意识较高,环境管理要求相对严格,有效地刺激了环境保护产品和服务市场需求。而且,这些地区具有良好的资金基础和灵活的政策措施,在人力资源、技术开发转化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推动环保产业潜在的市场需求形成了现实市场。
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环保产品采标率提高,认证数量大大增长,出口合同额持续快速增长,国际竞争力加强
科技标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2011年全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中有3组数据反映了环保产业的技术水平。
第一组是环保产品的标准采用情况。纳入本次调查的5827项环境保护产品采标率达91.7%。其中,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其他标准的比例分别为37.4%、25.4%、23.4%和5.4%。
与2004年相比,环境保护产品的采标率提高了0.6个百分点,表明我国环境保护产品的加工制造日益规范,标准化水平稳步提升。
第二组是环境保护产品的认证情况。近年来,随着国家环境保护产品标准化工作的推进和环保产品认证制度的实施,通过国家有关认证机构认证的环保产品的数量有了大幅的增长,2011年通过国家级认证的环保产品数量比2004年增长了11.7倍。
第三组数据是出口贸易情况。与2004年调查结果相比,我国环境保护产品出口合同额从1.9亿美元增加到20.4亿美元,增长了9.7倍,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40.4%。
环境保护服务出口合同额从0.7亿美元增加到4.3亿美元,增长了5.1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9.6%。而资源循环利用产品出口合同额从11.3亿美元增加到32.2亿美元,增长了1.8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6.1%。
这位负责人指出,这些领域出口合同额的增长,反映出我国在这些领域国际竞争力的加强。尤其是环境保护产品出口的迅猛增长,表明我国环境保护产品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具有一定竞争力。
还远不足以成为经济支柱
环保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有限,全社会治理污染的投入水平依然偏低
这位负责人表示,我国环保产业具备3个典型特征:第一,环保产业是污染治理责任逼迫性产业,没有污染治理的责任就没有污染治理的压力,也没有环保产业发展的动力;第二,环保产业是排污企业依赖性产业,排污企业难以依靠自身力量解决问题,需要环保产业协助来治理污染;第三,中国的环保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有限。
根据《公报》,2011年,我国环保产品生产和环保服务的从业单位约1.3万家,营业收入3700亿元,从业单位的年平均营业收入仅为285万元。
在《“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涉及到的几个领域中,2011年,我国环境保护产品、环境保护服务、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的营业收入占同期GDP比重分别为0.42%、0.36%和1.48%(三者加和为2.26%)。2004年,这3个数字分别是0.21%,0.17%和 1.74%(三者加和为2.12%)。2011年,环境保护产品和环境保护服务营业收入占同期GDP比重不足1%,还远不足以被称为经济支柱。
“这反映出全社会治理污染的投入水平仍然偏低。要保障经济健康发展,环保产品和环保服务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位负责人说。
由于环保产业的特殊性,其中一些领域是能够做大做强的,但一些领域就必须做专做精而不是追求大。比如,袋除尘领域的滤料生产,国内顶尖的袋除尘企业也就做到3亿元~4亿元的销售收入,滤料企业就更小了。再以工业废水处理为例,印染、皮革、制药、电镀等各领域废水有很大不同,再加上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对工艺的限制,使得工业废水治理等领域的企业很难向做大的方向发展,他们更适合走专、精、特、新的路子。
但除部分适合企业专、精发展的领域外,大部分领域的行业集中度明显偏低,大型骨干企业数量仍偏少,行业企业散而弱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
同时,我国环保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还有待提高。调查发现,我国污染治理设施及环境保护运营与管理收入主要来自于水污染防治与固体废物处理领域。其中,水污染防治运营与管理占71.5%,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运营与管理占22.4%。另外,结合有关数据推算,我国水污染治理设施中,市政污水处理市场化率已经超过80%,而工业污水处理市场化率仅为10%左右。这表明,还有很多领域市场化程度还很弱。
产业深化发展还缺什么?
不缺技术,缺企业社会责任;不缺标准法规,缺地方政府对标准和法规的执行到位;不缺资金缺机制
谈到我国环保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位负责人这样概括:不缺技术,缺企业社会责任;不缺标准法规,缺地方政府对标准和法规的执行到位;不缺资金缺机制。
在很多领域,我国并不缺乏污染防治技术。比如,脱硫除尘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对于排污企业来讲,脱硫设施每停止运行一天,企业就能省下几万元的电费。“在排污处罚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由于缺乏社会责任感,企业即使能够获得污染防治技术,也根本不予使用,能排一天算一天,能赚一点是一点。”
目前,国内已经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但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一直未能解决。一是选择性执行,对于国家要考核的污染物排放指标,地方政府认真抓,但对其他指标要求就不执行。
甚至有的地方政府把执行环保标准视为阻碍地方经济发展的绊脚石。比如,我国钢铁企业大多是违法建设,赚取的都是牺牲环境获得的利益。如果要真正执行环保标准,就需要对生产工艺进行改造,进行精细化管理,生产1吨钢要额外增加成本100元。而目前,我国1吨钢的利润甚至都不够购买1瓶矿泉水。因此,一些地方政府根本就不执行环保标准。目前,我国有70%的钢铁企业连修订之前的老排放标准都无法达到。
这位负责人表示,在资金方面,社会上有充足的资本愿意投向环保产业,但是环保市场并没有充分释放,很多污染治理设施还在政府直接控制下,宁可成本高、效率低、效果差也要用自己人做,而不交给市场。如何找到合适的发展机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数据
与2004年相比,2011年我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增速:
从业单位增加104.9%,年均增长10.8%;
从业人数增加100.3%,年平均增长速度10.4% ;
营业收入增加572.6%,年平均增长速度31.3%;
营业利润增加605.0%,年平均增长速度32.2% ;
出口合同额增加439.3%,年平均增长速度27.2%。
2011年,环保产品生产、服务、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生产、环境友好产品生产的从业人员人均营业收入以及从业单位平均收入均较2004年增长两倍以上。
我国环境保护产品、环境保护服务、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的营业收入占同期GDP比重分别为0.42%、0.36%和1.48%(三者加和为2.26%)。
2011年,环保产品和服务营业收入占同期GDP比重不足1%,还远不足以被称为经济支柱。
我国水污染治理设施中,市政污水处理市场化率已经超过80%,而工业污水处理市场化率仅为10%左右。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