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 促进科学发展
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现场会5月20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召开,来自浙江省和浙江省湖州市、广东省珠海市、江苏省张家港市和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的代表,就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做了交流发言。本版今日特予以摘登,以飨读者。
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
浙江省副省长黄旭明
浙江省是全国陆域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人多地少,经济活跃。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大力弘扬创业创新精神,坚持市场取向,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发展路子,实现了从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的历史性跨越。2013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37568亿元,继续列全国第四位,人均GDP达68462元(11055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5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106元,已分别连续13年和连续29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
浙江的环境容量相对较小,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十分有限。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强生态环保、走生态文明之路,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现实的课题。对此,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全国较早地开展了生态省建设,致力于探索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之路:2002年,提出了建设绿色浙江的战略目标;2003年,作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决定;2010年,作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2012年,提出坚持生态立省方略、加快建设生态浙江。过几天,省委还将召开全会,作出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从绿色浙江到生态浙江,再到美丽浙江,既一脉相承又层层递进,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理念上的升华、在实践上的提升。
回顾这些年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历程,我们有以下体会:
一是坚持立足科学发展全局来统筹生态文明建设,健全完善组织领导体系。成立以省委书记为组长、省长为常务副组长、40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委政府领导、人大政协推动、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年初下达任务书,年中开展评估和督察,年底实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依据。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对县(市、区)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全面量化评价,强化各级领导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
二是坚持把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以环境质量的改善取信于民。从2004年起,先后部署实施了三轮“811”行动,作为生态省建设的基础性、标志性工程。强力推进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整治,深入推进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洁化、绿化和美化,开展清理河道、清洁乡村行动,不断改善城乡面貌,优化人居环境。针对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水环境问题,去年底,又作出“五水共治”的重大决策,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全面推进,形成了破竹之势,打响了新一轮治水攻坚战。
三是坚持把推进转型升级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从经济发展根源上解决环保问题。不刻意追求GDP的增速,宁可增长速度慢一点,也要为经济转型升级特别是生态环境的保护留下足够空间。特别是2010年以来,我们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重拳出击,强力推进铅蓄电池、电镀、印染、化工、制革、造纸等六大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提升,努力以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环保优化发展。通过关停淘汰一批、搬迁入园一批、原地整治一批,我们整出了安全和环境,整出了规范和秩序,整出了发展和空间。
四是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的理念,积极营造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设立省级生态日,将每年6月30日定为“浙江生态日”。每年开展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调查,以老百姓心中这杆秤来衡量工作成效。大力推进各类生态示范创建,累计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45个、国家生态县6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7个、国家级生态乡镇450个和一大批国家级、省级绿色细胞。大力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引导绿色消费,拓展公众参与的平台和载体,努力营造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
五是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以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环保参与综合决策机制,在全国率先编制实施县级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开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资源承载能力评估。建立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专家评议、公众评价“两评结合”的新型环境准入制度,实行跨界河流水质目标管理考核和环境空气质量管理考核。探索创新环境经济政策,率先在全省范围实行生态补偿、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创新环境执法监管机制,省市县三级实现了环保公安环境执法联动。
实施生态优市创新机制体制
浙江省湖州市委书记马以
湖州地处长三角中心、太湖南岸,区位交通便利,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环境优美,生态环境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有良好基础和条件。2006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湖州调研时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湖州要充分认识并发挥好生态这一最大优势。
近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及浙江省委、省政府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战略部署,以创建国家生态市为目标,全力实施“生态优市”方略,坚定不移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努力为全省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经验、作出示范。
第一,坚持纲举目张,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始终把生态建设放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发展,实现了从“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再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变跨越。我们自觉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在目标上体现特色性,明确了“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奋斗目标,从2003年起,先后作出了建设生态市、打造美丽湖州等一系列决策部署。在规划上体现系统性,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融入各类规划,先后制定了《生态市建设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等总规和低碳城市建设、循环经济发展等一系列专规,形成了系统性、立体式的规划体系。在举措上体现务实性,着力在发展绿色经济、治理城乡环境、开展生态创建、完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求实效。特别是在招商引资、淘汰落后产能、矿山治理等具体工作中,坚决克服短视行为,时时算好环境账,努力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第二,坚持标本兼治,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一是全力打好治水治气治矿组合拳。扎实推进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对全市7373条河道落实河长制,全力实施“五水共治”,以治水倒逼经济转型升级。特别是高度重视太湖治理,投入20多亿元,关停搬迁了太湖沿岸的工业涉污企业;投入3亿元,安置了近200户常年生活在太湖上的渔民,每年减少直排太湖污水60多万吨。今年,启动了总投资近100亿元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四大骨干水利工程。全市水环境质量稳中趋好,地表水水质符合Ⅱ~Ⅲ类标准的断面达到90.6%,8个主入湖口水质全部为Ⅲ类以上。强化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镇级污水处理厂全覆盖,率先建立“户集、村收、乡镇运、县区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模式,对医疗、养殖等废弃物进行统一收集和集中处理,在全国首创动物尸体热解炭化处理。突出“治尘、治气、治烟”三大重点,扎实推进建筑施工和道路运输扬尘、机动车尾气、工业脱硫脱硝等十大治理措施,促进大气质量稳定好转。围绕“减点控量、治污达标”两大任务,铁腕治理矿山,全市建筑石料矿山企业从最高位的612家削减至33家。
二是坚决整治提升高污染行业。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大腾笼换鸟力度,提高项目准入门槛,支持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着力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排放。全力推进蓄电池、印染、化工等高耗能、重污染行业的整治提升,累计关停企业400多家。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对生猪、温室龟鳖养殖实行养殖规模和污染排放“双控”。
第三,坚持城乡统筹,努力建设清丽宜居的人居环境。一是加快打造显山露水亲湖的生态城市。始终做到城市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开展、与生态保护同步实施。系统推进城市园林绿化、水系整治、山体修复等生态建设工程,先后建成仁皇山公园、梁希森林公园等8个城市主题公园,完成中心城区“五河十岸”60公里水系整治。坚持有效保护与有序开发并重,倾力推进滨湖新城开发建设,建成一批生态旅游龙头项目,努力扮靓扮美南太湖。
二是全域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创业增收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管理民主和谐美与宜业宜居宜游“五美三宜”的总要求,坚持“全域规划、示范带动、以点扩面”,扎实开展市、县区、乡镇、村“四级联创”,打响了美丽乡村建设品牌。全市累计创建美丽乡村449个,占行政村总数的60.6%,建成美丽乡村示范带11条。
第四,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一是建立严格管控机制。认真执行项目、总量、空间“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制,建立新上项目专家预评估、“6+X”联审、“环评一票否决”等制度,从源头上管住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探索公检法与环境执法联动机制,强化环境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二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设立政府引导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等环保设施建设。探索建立水源地保护生态补偿、矿产资源开发补偿、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等制度。
三是建立生态考评机制。在10年前率先提出“绿色GDP”概念的基础上,推行三级绿色生态考核办法,将绿色GDP纳入对县区和市级部门考核指标体系;对乡镇按工业、旅游、综合三类进行分类考核,部分乡镇只考核生态。
四是建立全民参与机制。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干部教育必修课,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课程,加强对干部群众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发挥民间环保组织作用,开展“认捐爱心鱼、洁净太湖水”等系列环保活动,引导社会公众关注生态文明、参与环境保护。
科学部署决策推动科学发展
广东省珠海市副市长潘明
珠海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的发展定位,以实施“蓝色珠海科学崛起”战略为统揽,以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为抓手,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珠海市委、市政府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民心工程”和“办实事工程”,列入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统一指挥协调,科学部署决策,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以“五规合一”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加快推进“五规合一”,将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城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生态空间的合理保护与开发。科学布局产业空间,将全市划分为4个一级生态功能区、12个二级生态功能区,以及86个三级生态功能区。积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东部重点抓城区提升,西部重点抓生态新城建设。以凤凰山自然保护区等重点项目为切入点,积极寻找城市亮点,打造城市名片。开展“清土地、清项目、清政策”的“三清行动”,清理闲置土地,优化生态格局,为高端产业发展预留了空间。
以“三高一特”促进生态经济发展。注重培育具有绿色生态经济特征的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海洋经济与生态农业,积极构建“三高一特”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珠海产业发展参与全球经济的中高端竞争。因地制宜开发生态旅游,多元化发展海洋经济,并初步形成“一港二带三区”的海洋经济格局。
以“共建共享”打造生态宜居城乡。开展“共建美丽珠海、共享美好生活”行动,率先启动创建幸福村居工作,实施特色产业发展、环境宜居提升等工程,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达到全国文明城市、生态文明示范市的创建要求。全市各级政府挖掘各方资源,大力开展与民生相关的创建工程建设,环保投资占GDP比重首次达到3.7%的高位。凤凰山公园、景观林带等绿色工程先后启动,中信环保工程、机动车减排等重点治污工程开局良好,污水治理工程克服重重困难稳步推进,桂山、三灶、莲州等边远乡镇改写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历史。
以重点工程带动生态环境提升。投入14.93亿元用于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工程,建成污水处理厂13座,污水干管总长超过700公里,污水处理能力达66.4万吨/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8.5%。完成前山河、白沙河、凤凰河、桂花涌、白石涌、平塘涌等十几条近220公里的河涌综合整治。完成重点企业脱硫工程,关停锅炉17台。强行淘汰黄标车2500台,完成3550辆2000年前注册登记的黄标车退出运营。累计核发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51.3万张,引进1129辆新能源公交车,占公交车总数的62.7%,全年空气质量在全国重点城市中位列前十。城市垃圾区、镇、村三级管理模式基本形成。
以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工作保障。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和分管副市长为领导的创建领导小组,建立市委领导、人大督办、政府实施、各级各部门具体落实的保障机制。印发《关于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的决定》以及《四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配套系列文件后,2013年新出台《党政领导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办法》,把生态环保、生态修复等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并建立生态目标责任制和创建工作督办制度。同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立法,率先颁布实施党的十八大后全国首部生态文明地方性法规——《珠海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以点带面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香洲区2012年率先通过国家生态区验收,2013年,珠海市成功创建成为广东省生态市。金湾区、斗门区成功创建成为省级生态区,并顺利通过了国家级生态区的技术评估。成功创建了国家级生态乡镇(村)8个(7个镇、1个村),广东省生态示范乡镇(村、社区和园)25个,珠海市生态示范村(社区)255个。斗门生态农业园成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规划建设面积超过全市陆地总面积的1/6,撤销位于园区内的工业园,启动了对园区的单项立法保护工作。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企业361家。
以深入宣传增强市民生态意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导向和舆论监督作用,开设生态文明大讲堂,为创建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全面加快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普及工作,组织专家编制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读本,建成163家绿色学校、61家绿色社区、16个生态环保教育基地。
强化环境治理推动绿色转型
江苏省张家港市副市长黄亚平
张家港是一座新兴港口城市,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4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4亿元,综合实力一直保持全国同类城市前列,累计获得国家级以上荣誉170多项,是唯一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的县级市,也是全国首家“环保模范城市”、首批“国家生态市”和首个荣膺“联合国人居奖”的县级市。
张家港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重视环保、建设生态的态度从未动摇,得益于创模、建生态市、试点生态文明建设的足迹铿锵有力。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多年实践不仅让我们取得了有形的成果和无形的提升,更收获了弥足珍贵的实践经验。
强化绿色行政,突出机制创新,坚定不移地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从我们率先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到“环境是最稀缺资源、生态是最宝贵财富”,再到“环境创造财富、生态惠及民生”,一次次发展理念的升华,让生态文明建设逐步落实到党政干部决策、管理、执行等各环节。项目引进上,实现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对新上项目做到“一个优先”、“双重控制”、“三个坚决不办”,即优先发展科技型、环保型和资源集约型产业;实施排污总量和环境容量双重控制;对不符合资源单耗标准、不符合排放强度限值、不符合生态优先原则的项目坚决不办。政绩考核上,率先推出绿色GDP考核机制,严格实行经济、环境双重指标考核,做到既考核GDP,又考核COD;把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双山岛旅游度假区等确定为不开发区,只考核COD,不考核GDP。去年,张家港市出台了《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将生态文明提升为政府行政决策考量的关键因素,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占党政实绩考核分值达30%以上,考核结果作为党政干部评先创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强化绿色转型,突出循环发展,坚定不移地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优化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坚持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两手抓、两手硬”,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促进绿色转型。充分发挥临港经济和规模企业的优势,依靠科技进步、人才引进和管理创新,大力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生态化改造,淘汰落后、腾笼换凤,逐步实现传统产业生态化、传统产品高端化。同时,加快做绿农业、创新工业、育优服务业,构建以新兴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2013年,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0%,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3%,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达92%。产业转型的另一个重要抓手就是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江苏省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张家港市建有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1家、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9家,初步构建了企业内部小循环、园区工业中循环和经济社会大循环的循环经济空间布局,实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污染排放最小化。
强化环境整治,突出生态建设,坚定不移地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提升民生福祉的内在需求。连续实施3轮环保“三三三”工程,电力行业实现机组全脱硫和90%以上脱硝,钢铁行业完成87%的烧结机脱硫,同时关停燃煤机组25台、燃煤锅炉509台;完成122家重点水污染企业提标升级和81家企业中水回用,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0座,处理能力达22.7万吨/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1.7%。生态建设方面,通过增绿、护山、活水、造景,建成一批生态工程。去年,张家港市又计划投入180亿元启动实施生态建设3年行动计划,推进张家港市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同时,注重城乡统筹,高标准建设美丽村庄和康居乡村,推进农村环保,配套更完善的环境基础设施、提供更安全的生态产品、营造更宜居的生态空间,追求城乡环保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为群众创造更大的福祉。
坚持生态优城推进绿色发展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副区长赵一贵
近年来温江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优城”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先后获得全球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杰出成就奖、国家生态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区等多项生态荣誉。
综合施治,打造优美生态环境。一是实施绿化工程。充分依托花木资源优势,构建丰富的生态林盘系统,形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林城相融”的生态格局。全面实施城乡道路、重点区域植绿补绿和景观打造,全区城市园林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平原绿化率达90%以上。大力实施生态细胞工程,建成一批生态园区、生态村、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生态示范典型,实现环境优美乡镇全覆盖。
二是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全面推进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开展扬尘治理和限煤行动,推广清洁能源,城区天然气生活应用率达100%,公交车系统使用CNG清洁能源率达95%以上。大力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境内河流全流域整治,建立全区污染减排数据库,实现城乡污水处理全覆盖,日处理污水能力达15.6万吨。充分利用都江堰灌区自然水系资源,推进一批湖泊、湿地等以水为主题的生态项目建设。
三是实施宁静工程。出台城市管理实施办法,强化噪声源头控制,加强城市噪声管理。专项开展建筑工地、娱乐行业、交通干道噪声整治。
四是实施洁净工程。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推进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资源化综合利用,大力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荣获“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区”称号。
绿色转型,发展生态产业经济。一是升级发展环境友好型新型工业。依托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壮大发展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食品饮料三大产业为主导的工业产业集群,集聚了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高、产出质量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质项目。坚决清退闲置、污染、高能耗项目,近3年依法取缔、关停和搬迁污染企业150余家。
二是突出发展高端生态型现代服务业。抢抓全国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四川省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基地的战略机遇,大力发展高端商务、文化创意、医疗健康、运动休闲、生态旅游五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新加坡丰隆、悦榕庄、台湾新光三越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集团和现代服务业项目相继入驻温江,正在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确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建设高度智能化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三是高效发展都市欣赏型现代农业。突出中国西部花木主产区这一特色优势,大力发展现代花卉产业集群,建成花木种植面积15万亩,基本确立了西部花木交易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地位,打造了“温江花木”优质品牌;联动发展旅游度假、生态观光等增值增效产业,建成一批以运动休闲、婚庆摄影、花卉展示等为主题的高档次乡村酒店,形成了都市生态农业的特色效益。
共建共享,培育生态文化理念。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大力构建和谐温江,全面提升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一是培育生态发展的社会理念。确立“生态优城”发展战略,高标准编制温江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水系、绿地等生态系统规划,构建了完备的生态保护规划体系。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先行先试,将国家顶层设计与地方创新能力高度融合,全面创建中国(温江)生态文明实验区,在全区上下形成生态发展的社会理念。
二是建立长效保护的生态机制。分类划定绿色生态保护区,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刚性执法,构建“政府监控、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约束监督机制。依托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区和温江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生态资源数据库,完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体系,推动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鼓励民间资金和团体参与生态建设和保护,形成多元良性投入机制,有力推进了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建设。
三是倡导全民参与的社会意识。成立温江区生态文明协会,设立生态文明专项基金和“温江生态文明日”,积极筹办中国(成都)生态文明论坛,在全社会倡导低碳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法治教育和生态科普活动,营造人人建设生态、保护生态、享受生态的社会氛围。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