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能做到,我们能做到吗?
小时候对伦敦印象格外深刻,因为在各种书籍里,它似乎次次免不了与雾扯上关系。《荒凉山庄》里开篇就描述了伦敦肮脏的漫天大雾;《雾都孤儿》小奥利弗艰难地在伦敦阴冷、潮湿、污秽的街道上求生;福尔摩斯多少次在伦敦大雾里侦察;老舍也描述过“乌黑的、浑黄的、绛紫的,以致辛辣的、呛人的”伦敦雾。
后来再大些,历史老师激情昂扬地讲完伟大的工业革命如何极大推动人类的文明进程后,总免不了话锋一转,痛心疾首地大谈伦敦如何沦为雾都,万恶的资本家又是如何不顾老百姓的健康,一味污染环境谋求私利……雾都的形象就这样一次次刻画在我彼时的脑海中。
往后,逐渐了解到伦敦早已甩掉了雾都这顶帽子,并于2004年跻身于最适宜人类居住的花园城市之列。虽如此,图片上那个拥有蓝天白云、萋萋芳草、粼粼碧水的城市怎么也无法替代我脑海中那座城。直到我真实踏上了那片土地,一切才变得鲜活。
第一次到伦敦是2009年初秋的一个晴天,我从地铁站出来后需要横穿一个公园。那天日光和煦,英国独特的棉花糖般的云朵嵌在湛蓝天空,草地上不少人在享受阳光,肥胖的鸽子甚至缤纷的孔雀走走停停。妈妈正帮小女儿把面包搓成小屑,轻声鼓励她去喂这些悠闲自得的小家伙们。刚感慨路边的花开得正好,一扭脸对面结伴而来的老夫妇给了我一个比阳光更温暖的微笑。这个下午给了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仅因为那是我的伦敦第一眼,还因为人与自然如此和谐带给我不小的感动与震撼。
随后在英国的学习生活让我有很多机会去认识、体会这个城市。尽管伦敦也面临着许多国际大都市的通病,如有时罢工、塞车带来的交通拥挤;城市发展的不平衡,东部边缘的棚户区拥挤、杂乱、犯罪率高等,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座城市的自然环境令人艳羡,这不仅靠的是伦敦市政府对环保的重视和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政策法规,更重要的是公众参与环保的热情与自觉。
有次在街上遇到交通管制,成千上万自发的人们骑着插着彩旗的自行车经过,其中不乏老人和小孩。与路人交谈得知,那是伦敦一个环保组织发起的低碳宣传活动;去当地人家里做客时,主人每次扔垃圾前都将其细细分类;他们喜欢将旧物循环利用;他们热衷园艺,对绿地有着世代相传的热情;在公共场合极少看到有人抽烟;尽管超市有免费塑料袋,但大多数人还是自带购物袋等。在这里,我深切感受到,公众的环保理念才是60多年来政府环保政策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才是这座城市摘掉雾都帽子的深层次因素。
可以看出,政府科学全面的政策体系、非政府组织的积极推动,以及公众的自觉意识是一个理想环保系统的3个必不可少的层面。
这其中的灵魂,还是环保工作中的每一个“我”,因为政府政策要靠“我们”执行,非政府组织也是由“我们”中有相同目标、热情,愿意承担更多责任的个体组成的。“我们”的观念、能力的提升,才能使非政府环保组织更成熟,才能更好发挥出其应有的影响力以及在政府和公众间的桥梁作用。
因此,在笔者看来,我们一方面要懂得环境治理并非仅靠政府单方的硬实力就能实现,市民理念的提升、渗透于生活的环保行为才是改善环境的软实力。如不乱扔并能随手捡起看到的垃圾,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多使用环保购物袋,及时阻止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等;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环境治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凡事求快的社会,解决复杂的环境问题无法一蹴而就,我们应该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多一些理性,对政府的环保政策与现实的磨合多一些耐心,对环境保护多一些参与,减少不必要的抱怨,把对美好环境的期望化为自身的努力。
正所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治理过程的长短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环保思维与习惯形成的快慢。一个良性的环保氛围将是我们齐心结出的网,将确保整个环保工作体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了后代能够享受到蓝天白云,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从自身做起,不从现在做起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