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厂频遭质疑 垃圾处置困局待破
目前,国内许多大城市倾向于选择垃圾焚烧作为垃圾终端处理的主要形式,不少新建的垃圾焚烧厂也即将密集上马。有专家测算,如果要达到《“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出的目标,全国还应再建170多座垃圾焚烧厂。
然而,《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发现,伴随着环保理念、权益意识的增强,一些地方特别是垃圾焚烧厂选址点附近的居民排斥建垃圾焚烧项目,垃圾处置陷入重重困局。
填埋场超期服役
北京,日产垃圾1.8万吨;上海,日产垃圾1.9万吨;广州,日产垃圾1.8万吨———如此庞大的数量,足以让任何垃圾填埋场很快就成为垃圾山。
位于北京东郊三区交界处的北神树垃圾填埋场,1997年投入使用,设计日处理垃圾能力980吨,设计使用寿命13年。然而直到今天,每天还有超过千吨来自北京中心城区的垃圾运到这里,再由专门的大型垃圾车缓缓地送上离地数十米高的垃圾山,实施填埋作业。
“超期使用3年多,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北神树垃圾填埋场第四任场长、北京环卫集团运营有限公司填埋事业部部长陈鹏说。由于新建垃圾处理设施的进度不如预期,导致这座原本计划在北京奥运会后就正式封土停用的垃圾填埋场不得不超期服役,为此甚至不得不把原先的绿化带都挖掉,以作为新的垃圾堆放地。
同样的问题在全国各大城市普遍存在。广州市城管委主任、城管执法局局长危伟汉说,如果还是走填埋的老路,那么到2016年广州所有的垃圾填埋场都将饱和,“垃圾将无处可埋”。
“垃圾围城绝对不是伪命题。”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陆月星说,“现阶段中国的垃圾围城,一方面体现在生活垃圾产生和管理的整个过程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体系,另一方面是指垃圾如果不经过无害化处理,就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由于垃圾填埋会造成占地多、污染重、危害大、处置周期长等各种问题,因此,当前国内各大城市纷纷将垃圾处置的重点改为发展垃圾焚烧厂。广州市政府宣布到2016年将再建6座垃圾焚烧厂,以实现到2017年原生垃圾“零填埋”目标。在上海,随着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一期和郊区一系列垃圾焚烧厂的运行投产,到“十二五”末垃圾无害化处理将由填埋为主转变为以焚烧为主。南宁市投资10.8亿余元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总投资8.13亿元的北京南宫生活垃圾焚烧厂项目在大兴区开建……
而在政府方面看来,加速垃圾焚烧建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由于受到土地资源约束越来越紧的限制,目前国内各大城市纷纷由传统的垃圾填埋转向垃圾焚烧,以减少垃圾对资源环境的负担。
减量化是垃圾焚烧厂最为立竿见影的效果。北京市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管理中心书记郭团会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在2008年焚烧厂运营之前,每天这里要填3000吨原生垃圾,而通过垃圾焚烧,这里每天只要填埋100多吨焚烧过的炉渣。此外,减少垃圾渗滤液的二次污染,以及垃圾焚烧发电后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各大城市纷纷选择垃圾焚烧的重要原因。
《“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出,截至2015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能力达到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35%以上,其中东部地区达到48%以上。有专家做过测算,如果要达到上述目标,全国还应再建170多V座垃圾焚烧厂。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