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设备运营恐成农村新“包袱”
“垃圾只能靠风刮,污水只能等蒸发”,这是过去人们对一些农村地区环境状况形象而真实的描述,而现在情况已经开始悄然改变。《经济参考报(微博)》记者日前从重庆、宁夏等地调研中获悉,目前财政部和环保部正在研究进一步加大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农村环境整治资金投入有望明年进一步提高。
业内人士表示,从2008年开始试点以来,目前很多地方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正在陆续从建设向运营管理过渡。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防止变成形象工程,设备‘晒太阳’,这将是环保部门面临的新挑战。
数百亿农村环境整治资金投入
“目前我们还在研究和讨论,农村环保已成为中国环保的重要环节,而农村环境整治成为最为重要的一部分。”环保部生态司农村处副处长吕桂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她告诉记者,目前农村环境专项整治,主要由中央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组成,截至2013底年,投入资金已达到195亿元,预计今年会继续增加。同时,目前环保部正和相关部门一起对资金支持方式方法进行研究探讨,预计会作出调整。
记者了解到,随着经济发展,工业污染、城市污染已经开始向农村转移加剧。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总磷和总氮年排放量分别达到1324万吨、270万吨和28万吨,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3.7%、57.2%和67.3%,农业源污染排放量已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半壁江山”。
“这个数字非常惊人,一直以来我们国家二元发展的经济模式,造成仅仅把环境治理重点放在了工业区,城市等方面,反而轻视了农村的污染问题。”一位环保专家对记者坦言,全国农村每年产生90多亿吨生活污水、2.8亿吨生活垃圾,大部分未经处理随意排放,不少村庄还存在人畜混居现象。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也影响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
也正因为如此,农村环境整治无疑成为中央财政资金投入的重点领域。记者从财政部了解到,财政部公示2014年农村环境保护资金预算,预算共涉及27个省市自治区,总投资达31.74亿元,其中江苏、重庆、宁夏为重点省市。财政部官网近期对2014年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预算进行公示,内容涉及省市包括北京、天津、山西等共27个,其中江苏省预算高达8亿元,为各省之首,重庆市预算为3.8亿元,浙江、宁夏及辽宁的预算均为3亿元。
“农村环保资金主要包括中央财政和地方配套资金两部分。”吕桂甫告诉记者,根据地方财政状况和经济发达程度,其地方配套资金也有所区别,目前东部配比是1:1.5,中部配比是1:1,西部配比是1:0.5。而财政部年初曾表示,今年节能环保总预算为1818.42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农村环境保护资金预算数为59.84亿元。
设备运营管理恐成地方新“包袱”
“一开始我们用铁皮的垃圾桶,一晚上垃圾桶就被村民偷偷搬走卖了废品,后来就换了塑料的,塑料的坏的太厉害,然后又换了铁的,不过随着村民们环境意识的增强,都开始自觉维护这些环卫设备了。”宁夏吴忠市环保局负责人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在他身后,新建的垃圾分处理厂正在处理垃圾,原本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垛、禽畜乱跑的村镇,已经变成了干净整洁的街道,不少村民都在中心花园乘凉。一位村民对记者说,自从2008年宁夏被环保部确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后,村里环境就起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宁夏吴忠市农村环境的变化并非孤例。记者在重庆、宁夏等多地调研中发现,在国家投入巨资整治的带动下,农村环境整治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截至2013年底,中央财政共安排农村环保专项资金195亿元,带动地方各级政府财政投入260多亿元,支持4.6万个村庄开展环境整治,8700多万农村人口直接受益。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不少接受记者采访的地方官员都对记者坦言,实际工作中仍然面临一系列的问题,而首当其冲的就是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目前而言我国环保投入总体不足,农村环保投入更为有限,全国约有60万个建制村,其中大多数缺乏必要的环保设施,迫切需要资金支持,同时由于地方财政困难特别是西部地区仍处于欠发达阶段,筹集相应的配套资金和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资金难度极大。”重庆市环保局副局长张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数据显示,全国建制村共有60万个,大多数缺乏必要的环保设施,目前通过“以奖促治”治理的建制村仅占全国总数的8%,与实际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根据环境保护部测算,农村污染治理的总投资,仅污水治理设施一项总投资就需要2000亿元。
真正面临的问题不仅仅如此。一位基层环保工作者对记者坦言,农村环境治理会建设一大批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当初建设是国家拿钱,但后期的运行和管理却需要地方自己想办法,对于“吃饭财政”的很多地方而言,反而成了地方新的包袱,陷入“容易建难运行”的困境。
“从2008年开始试点以来,目前很多地方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正在陆续从建设向运营管理过渡。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防止变成形象工程,设备‘晒太阳’,这将是环保部门面临的新挑战。”上述人士说。
农村环境治理需建立长效机制
不少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都认为,除了国家对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投入继续加大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建立新的长效机制,通过拓展融资渠道和模式创新,通过土地流转、生态农业开发、水利设施建设污染防治示范、环境技术设施社会化运营等途径,更大程度的撬动社会资本,改变单纯依靠财政拨款“过日子”的现状。
“农村环境市场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商业上的闭环,要让成本和收益发挥关键作用。”中国环境投资联盟理事长王世汶强调,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四大要素中成本和收益是企业目前最关心的问题。选择何种投资方式、收益模式以及保证机制,可以确保企业做到有所盈利就显得尤为重要。
记者拿到的一份来自环保部华东环境保护督查中心的调研中建议,国家出台连片整治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实施办法;建议配套出台连片整治项目技术标准和规范、设立成熟技术项目库等,此外,资金拨付时间应由建设前期向建设后期转变。建议国家在建设后期的两个环节对地方进行资金补助:在验收期,对验收的项目进行质量、资金评价,按一定比例给予补助;在运行期,结合日常督察运行情况和运行成本适当给予补助。应将连片整治工作与污染物总量减排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挂钩,形成连片整治的联动效应。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