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断面水质令人放心
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将至,丹江口水库及各支流水质明显改善。据了解,2014年1月~9月,河南省丹江口水库及上游12个水质断面中,包括渠首陶岔断面在内的10个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丁河封湾和杨河两个断面达标率为88.9%。
河南省始终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把水质保护放在重要和优先地位。
划定水源保护区监测水质优于Ⅱ类
为保护好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河南省政府印发了省发改委会同省南水北调办、省环保厅等部门编制的《河南省辖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实施方案》,并将各项任务、规划项目分解到库区6县(市)及重点企业,并明确省市各部门牵头单位细化目标任务。
同时,与库区3市签订了规划实施和水质保护目标责任书,确保项目按期完成。截至目前,要求今年通水前完成的150个项目中,仅有两个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项目未完成,其他都已完成。
为了确保丹江口库区水质安全,河南省率先划定了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河南段)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目前,总干渠两侧水源保护区总面积850平方公里,其中一级保护区59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791平方公里。
丹江口水源区涉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西峡、内乡、邓州四县市,占河南省水源区总面积7815平方公里的82%。南阳市为保库区水质安全,专门成立了以南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迎通水指挥部和南水北调水污染防治指挥部,各级各部门也都成立了相应的高规格组织机构,全市形成了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指挥、上下联动、全民参与水质保护的良好氛围。
此外,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南阳市还在水源区大力开展争建国家、省级自然保护区活动,在汇水区域已建成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4个,面积173066公顷,占丹江口水库汇水区域面积的27.2%;已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两个(西峡县、内乡县)、省级生态乡镇9个、省级生态村30个。
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南阳水源区的水源涵养、水源净化能力明显提升,截至目前,各监测站点及抽检水样都优于Ⅱ类水标准。
建污水处理设施开展综合整治
为确保流入汇水区的每一滴水都是经过处理的,南阳市已在淅川、西峡、邓州等多地县市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对于农村生活污水收集问题,南阳要求有条件的村庄铺设生活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站。
为确保汇水区水质安全,南阳市近两年加强了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共关闭或停产整治工业和矿山企业200余家,封堵入河市政生活排污口433个,规范整治企业排污口25个,关闭或停产整治旅游、餐饮排污单位65家,关闭、取缔或搬迁禁养区、限养区畜禽养殖企业686家,累计取缔养殖网箱近4万余箱,拆除库汊拦库筑坝29处,关闭河道采砂淘金56处,拆除库区周边违规建设32处,集中解决了一批影响库区水质安全的环境问题。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及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批复后,南阳市将规划所列任务进行分解,纳入市政府目标管理,与水源区各县签订目标责任书,通过对规划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月督查、季通报,加快推进项目实施。
同时,南阳还在丹江口库区及各市县全面开展坡改梯、小流域综合治理、河道治理、综合开发等水利工程,先后完成小流域治理97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26.46平方公里。同时大力发展林业生产,淅川县森林覆盖率由“十五”期末的33.5%提高到现在的45.3%,西峡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6.8%。
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水质监测
水环境监测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是南水北调中线水质保护的关键。
目前丹江口库区南阳市汇水区内共设国、省控水质监测断面19个,其中投资1250万元在渠首陶岔、丹江荆紫关、老鹳河垱子岭3个断面建设了水质自动监测站,还将在老鹳河淅川张营、淇河高湾、丹江史家湾、库区宋岗、五龙泉、曹湾、土门、党子口、黑鸡嘴处再增建9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对丹江库区水质实施全方位自动监测监控,目前自动站选址已确定,仪器设备正在招标。
为满足调水源头汇水区域环境监管需要,《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及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要求,“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渠首南阳陶岔建设具有饮用水水质全分析能力的水质监督监测系统;构建具有跨行政区、跨部门、跨行业的水环境响应、监测、传输、应急及决策支持系统”。
对此项目,南阳市政府高度重视,并先行投入资金4000万元在渠首区域征用项目用地520亩;目前,市财政垫支2000万元已完成渠首水质监测监督应急系统项目主体工程部分建设任务,环境保护部支持的1089万元监测设备资金也基本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