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不方便又不环保,政协委员呼吁禁用一次性筷子
在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政协委员张林鸿提交的《关于禁止限制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建议》的提案引人关注。
一次性筷子其实不方便
委员张林鸿在提案中说,一次性筷子,是人类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曾被视为现代社会文明的一种标志,其方便实惠的特点为餐饮服务者及消费者所喜爱。
据调查研究表明,一次性筷子所谓的“卫生”和“方便”仅仅是假象。一次性筷子在使用前不经过任何清洗、消毒等处理,从工厂直接送到餐桌,由于包装不严密,难免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被污染,产生极大的安全隐患,既不卫生,也不方便。
另外,一次性筷子不易回收,而且回收成本高,利润薄,很少有企业愿意回收,多当垃圾处理,导致环境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由此,负面效应极大。
禁止使用一次性筷子并不难
委员张林鸿告诉记者,其实禁止使用一次性筷子,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他建议:工商、卫生、消协等部门联合起来,禁止在酒楼、餐馆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筷子仅限在送外卖、野外作业等特殊情况使用。
张林鸿认为,同时还要加大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意识。一边是为造一次性筷子大量砍伐森林,一边是大量花费纳税人的钱来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二氧化碳的增多,导致大气层加热量难以散开,将会导致全球气温升高。
记者连日在街头看到,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地方主要集中在早餐店、酒楼等,而这些地方,一般都提供两种筷子,一种是一次性,一种是非一次性,供消费者自己选择。
贵阳市宝山北路一家饭店老板告诉记者,一捆一次性筷子有20双,才1元钱,价格确实低,但随着消费者意识的不断提高,现在使用一次性筷子的人都比以前少了许多,相比之下,叫外卖的使用得较多。
相关链接:一次性筷子很伤身
长期使用一次性筷子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巨大损害。
损害呼吸功能:一次性筷子在制作过程中须进行硫磺熏蒸,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遇热会释放二氧化硫,侵蚀呼吸道粘膜,久而久之,会使人患呼吸系统类疾病。
损害消化系统功能:一次性筷子在制作过程中,使用双氧水漂白,双氧水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对口腔、食道甚至肠胃造成损害。
患胆结石:打磨过程使用滑石粉,清理不干净,在人体内慢慢积累,会使人患上胆结石。
病菌感染:经过消毒的一次性筷子,保质期最长为4个月,过了保质期,一次性筷子很可能会带上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害病菌,从而诱发疾病。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