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水降霾”遭质疑呼唤什么
1月19日,网上爆出的几张照片令人咋舌:陕西汉中市环保局内,空气监测设备被洒水车喷水。市民质疑,喷水影响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是弄虚作假。汉中市环保局对此回应称,喷水是因工作人员认为监测设备上有灰尘,擅自对监测设备进行了冲洗。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汉中市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在空气监测设备附近洒水,不管是有心“冲洗”监测设备,还是抱有其他目的,都难逃“洒水降霾”的嫌疑。
但实际上,工作人员向监测设备喷水只有几分钟,其实对监测数据的影响不大,因为监测设备每小时更新一次数据。除非连续不断地在监测设备附近喷水,才能影响监测数据。同时,汉中市在中心城区、大河坎、鑫源北开发区共有3个空气监测点,环保部门要对这三个监测点的数据进行综合换算,才能得出“发布数据”,这样一来,在某个监测点位洒水降霾影响就更加微乎其微了。综上可以判断,在监测点位附近“洒水降霾”的可行性并不强。
可是,为什么公众会对汉中市环保局的“洒水降霾”抱有如此强烈的质疑呢?笔者以为,主要原因是环保部门面向公众互动公开不够,其空气质量监测流程、方法等信息相对封闭,导致公众对相关信息缺乏了解。试想如果空气质量监测信息做到了公开透明,那么即便环保部门想要玩猫腻,也很难操作,质疑也就不会轻易出现。
因此,这次“洒水降霾”质疑风波是对空气质量监测透明化的有力呼唤,各地环保部门都该从中汲取教训,拿出诚意,调整思路,改善方法,弥补漏洞,全面提升空气监测工作的透明度以及公众的参与度。环保部门确定监测点位时,除了要遵循相关的法律及科学原理,不妨也征询民意,让监测点位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实际。同时,环保部门应把监测点位的数量、位置、取样监测流程、监测方法、计算方法、发布规则等信息通过媒体公开,方便公众监督。环保部门还可以定期邀请环保热心人士、公益组织、媒体、人大代表等民众对空气监测的整个流程进行观摩,让公众对空气监测信息有更直观的了解。
空气监测的信息公开透明了,公众就能够做到一目了然,心中有数,公众的心里会更踏实,环保部门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真实度、准确度会更高,公信力会更强。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