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全国环评师挂靠现象:五千环评师,违规高达16%?

更新时间:2015-02-11 15:06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 阅读:11282 网友评论0

2014年10月10日,荒诞一幕在深圳市一家从事环评工作的公司上演。

广东省环保厅两名工作人员和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一名工作人员受环保部委托,对该公司进行现场核查,因该公司的环评资质已到期,并申请了延期,所以按规定需重新核查。

这一天,注册环评工程师(以下简称“环评师”)等员工都回到办公室。核查人员对环评师进行单独问话,如最近做了哪些环评项目、这些项目位置在哪里,等等,但环评师们均一问三不知。更滑稽的是,当核查人员询问公司门前的街道名称时,环评师们也摇头不知。当核查人员想打开他们的电脑时,发现电脑是坏的。

“以往的核查都是走过场。回到公司的员工签到,没回来的就说出差了。不像这次问得这么详细。”自称至少接待过七八次现场核查的环评师何宏哲说。他在深圳市环评行业浸淫近十年之久。

自己的环评师竟不知道公司最基本的信息,是因为他们分别在南方两省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平时并不在该公司上班,但他们的环评师资格证却登记在此。在环评行业,这就叫“挂靠”。这如同人在外地,只需要影子出现在环评公司里,即“影子环评师”。

近日,南方周末记者对环评师数量位居全国前11位的省份(除去湖北、江苏两个环保部已核查的)进行调查发现,环评师挂靠,乃至环评机构资质挂靠十分泛滥。而中国环评行业内不少从事环评工作的人员和机构并没有相关资质。环评行业环境堪忧。

网络检索“挂靠”秘密

深圳这家公司是在10月8日才接到现场核查通知的,外地挂靠的环评师匆匆赶到深圳时,已是10月9日晚,根本来不及熟悉公司的资料。

“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公司希望挂靠的环评师是本地的,可以随叫随到,又熟悉本地的环境。”何宏哲说,“但环评师却希望自己挂靠得越远越好,因为不容易被发现。”

仅2012年以来,环保部就已先后处理了数批共一百多家存在环评师挂靠的环评机构。

最近的一次是2014年7月31日,环保部通报了31家环评机构共62名环评师存在挂靠情况。环评师均被注销登记,3家机构被取消了建设项目环评资质,其他机构或资质降级,或缩减了资质中的相应评价范围,或限期整改3个月,整改期间不得承担环评工作。

环保部的此次核查与环保组织重庆两江志愿服务发展中心(以下简称重庆两江)的举报、何宏哲的反映情况不无关系。

2014年初,重庆两江将一份名单举报至环保部,认为一百多位环保系统公职人员在环评机构登记了环评师职业资格证书,即涉嫌“挂靠”。

何宏哲更于2013年底亲自将一封信递交环保部信访办,揭露环评行业的挂靠乱象,并提出数点整改建议,但没有得到反馈,他又于2014年先后三次向环保部举报挂靠个案。

何举报的不是身边人,而是通过网络检索到的“挂靠”环评师。他先在环保部数据中心中找到不易重名的环评师,如刘赛男,其环评师登记单位为齐齐哈尔市吉祥天环境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而福建省莆田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一名工作人员的姓名也叫刘赛男。于是,他把此人举报到环保部。

重庆两江举报的一百多名“挂靠”环评师也是通过网络检索的方式,从湖北、江苏两省环评师检索出来的。

环保部最近通报的62名“挂靠”环评师名单证明了他们所用的方法比较准确。这份通报名单中的环评师大部分都是江苏、湖北两省的,并和重庆两江举报名单部分重合。何宏哲举报的“刘赛男”也在这份名单中。

“其实,湖北省还有大量挂靠环评师没有被通报。”2014年10月10日,何宏哲指着深圳市环评机构注册环评师名单说。这份名单中,有多个他熟悉的湖北环保系统的公职人员。他们至今相安无事。

“挂靠”或高达16%

江苏、湖北的环评师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十位之列。近日,南方周末记者采用上述方法,对另外9个环评师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的省份进行全方位检索,结果十分惊人。

这9个省份分别为:北京、广东、浙江、河南、河北、山东、四川、上海、辽宁。截至2014年9月22日,在环保部数据中心中,全国登记的环评师共有11169人,上述9省份的环评师数量为5349名。

根据资料检索核查,发现与这些环评师同名同姓,且在环境相关单位(包括与环境相关的政府部门及直属单位、环境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任职的有834人,占9省总数的约16%。

其公职低至办事员、科员,高至总工、院长、站长、主任、处长等。如泸州市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所有5个环评师,全部与泸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的公职人员同名同姓。该环境监测站另有一个副站长,则与环评公司——四川省国环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的一名环评师同名同姓。

在重名者的供职单位中,环保部门、监测站、环境监察大队最为常见。

北京则呈现另一个显著特征:涉嫌“挂靠”的环评师中,异地数量庞大。北京市异地重名者总人数为189人,约占全部同名人数的71%,且分布在全国24个省份。

这与环评师异地挂靠渐成趋势是相符的。因为挂靠风险越来越大,异地挂靠可减少风险。

为了确保上述搜索结果的准确性,南方周末记者在搜索时,以环评师姓名、“环保局”、“环境监测”、地名等进行搜索,寻找疑似公职人员。

例如,注册单位为邢台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的环评师高志广,以“高志广、环保局”搜索后,第一条搜索结果即为“中共邢台市环境保护局党组关于高志广等同志任免职的通知”,显示“任命高志广同志为市环保局桥西分局局长,免去其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职务”。

南方周末记者更多采用来自环保部门、地方政府网站的官方信息,其次会关注知网、万方等论文库,以及各大媒体报道等信息。

此方法在重庆两江举报过程中,其有效性得到了环保部通报的部分验证,但至于上述检索得到的重名者是否都属于“挂靠”,则有待相关监管部门权威核查。但从环保部的通报名单中可见一斑:62人中有55人均为环保系统公职人员。即重名者的供职单位在环保相关单位的,“挂靠”可能性高。

“挂靠”行为违反了环保部2009年发布的《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公告》等相关规定。按照该公告,环评工程师资格必须登记在现全职工作单位,没有登记在本人工作单位的,应该注销登记。

如查明环保局公务员为“挂靠”环评师,则涉嫌违反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不得“从事或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

挂个名,年入四五万

环评师“挂靠”现象萌芽于2005年的一项新政。

从那一年开始,我国每年举行一次环评师职业资格考试。而项目环评也逐步开始按照新的环评资质管理办法执行,即环评机构要取得相关的资质、具备相应数量的环评师才能从事相应类别的环评。

如甲级环评单位要求最少必须配备10名环评师,其中每个类别最少必须有3名注册该类别的环评师。

从一开始,环评师管理办法就对报考环评师职业资格考试有明确规定,即根据文凭、所学专业等要求报考人员必须具有多少年的环评从业经验。

但据何宏哲介绍,实际上,在报名时基本上只是要求文凭、专业达到条件即可。对是否从事过环评工作,“基本上都是随便填,根本无人去核实”。

几年前,徐宏罡还是北方某县环保局工作人员。他也是最早一批考上环评师的公职人员。他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说,早期都是环保系统工作人员报考环评师。“虽然对报考者有明确规定,但大家随便找个公司,盖上企业公章,递交一份假简历、身份证就可以报名了,没人审查这些信息的真实性。”

环境监测站不能从事环评工作,因此监测站员工考上环评师后,只有挂靠到别的环评机构;而环科院、环科所等机构虽然可做环评,但本单位不另补津贴,因此不如挂靠到别的机构。当时,每年可获得五六万元的收入。这就是“挂靠”环评师多为环保系统工作人员的主要原因。

“那时候,工程多,环评机构和环评师数量都比较少,所以出现挂靠。”徐宏罡说,“另外,国家对环评师资格考试有严格要求,如本科学历,工作满五年等。而工作满五年的人,都有自己的单位,不可能辞去公职去环评机构工作。而环评机构也不愿意聘请专职环评师,因为一个专职环评师每年薪酬最少十几万元,而找一个挂靠环评师每年只需要支付四五万元。”

何宏哲在深圳环评行业打拼多年,他称深圳市所有环评机构的“挂靠”环评师非常多,他自己与人合资成立的环评公司,2010年由乙级报告表资质升级为乙级报告书,按照要求需有6名环评师,但实际上只有2名在职环评师,另4个就是挂靠的。“有的环评机构一个在职环评师都没有”。

环保部最近通报的31家存在挂靠行为的环评机构中,如海安县环境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等3家环评机构,实有环评工程师数量为零。

环评机构“挂靠”,问题更严重

“其实,更严重的是环评机构资质的挂靠。”何宏哲进一步爆料说。这一点,他也写在递交给环保部的信中。

所谓资质挂靠指的是,没有资质的公司承揽环评项目,做好了环评报告后,找有资质的环评机构签字、盖章。现在,在深圳市场,盖一个公章价格仅为数百元,以前为一千多元。甚至有包月包年的做法,即某个有资质的环评机构在某地备案后,并不实际开展环评工作,而是将该地的业务承包给某个无资质机构,前者只负责盖章,一年收费最高可达五六十万元。

何宏哲称,深圳市场有大量没有资质的环评机构,甚至他自己也是这样操作的。

何是湖北人,原是某市环保局工作人员,十年前来深圳寻工,后进入无资质的环评机构工作。2007年,他考上环评师。2008年,他与人合资成立了环评公司。

公司运作方式是:股东们各自承接工程,各自做环评报告,由公司统一盖章,再去审批。后来,何宏哲独自办公司,即是一家无环评资质的皮包公司。操作的方式是,何宏哲自己雇人写环评报告,然后回原公司盖章。他雇请的员工都不是环评师。

何宏哲的很多环评项目来自“中介”。它们聚集在深圳市海关大厦附近的新安路、洪浪路周边。2014年10月13日下午,南方周末记者从新安路走了一遭就收到十几张名片,每张名片上都写着“工商注册、环保批文”等字样。

何宏哲称,2014年深圳市工程量、环评项目有所减少,一些中介已经关门,而之前,这几条街的生意十分兴旺。

“环评报告能不能通过,不是看报告,而是看送审机构与审批部门的关系,要么有后台,要么花钱搞定。还有专门解决‘疑难杂症’的人。”何宏哲说。

“早些年,工程多,价格高,做的人少,环评报告的要求很简单,所以那时候做环评都赚到了钱。”何宏哲说。他做了几年就在深圳买房买车了。

而那些有资质的环评机构每年仅挂靠收入就可达几百万元。

因此,环评资质是稀缺且含金量很高的资源。何宏哲称,在深圳市场,一个乙级报告表资质转让费300万元,乙级报告书资质500万元,甲级资质价值一两千万元。

就上述各种挂靠现象,2014年10月13日,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了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技术审查中心工程师尹民。尹民称,环评机构资质和环评师资格都是环保部审核管理的,地方环保部门并不熟悉这些情况。按照规定,该中心只负责核查环评报告上的信息的真实性,如环评机构的法定代表人和地址等等,至于报告书是不是挂靠公司做的,中心也无权调查。

而爆料人何宏哲则不以为然。“他们自己都在外面挂靠环评师资质,怎么有底气去管别人呢?”

南方周末记者搜索发现,由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主办的环境影响评价网公示的2014年第五批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办理情况显示,尹民,资格证书号为0006770,注册单位为四川省顺蓝天环保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有效日期2014年5月23日至2017年4月23日。

尹民承认其是环评师,但否认有挂靠行为。

一个扭曲的现象产生了:有资质的环评机构的环评师大多是挂靠的,并不真正开展环评工作,但靠“挂靠收入”获取利益;而没有资质的环评机构,没有环评师,却承担了环评工作。

“所造成的后果是,无资质的环评机构不需要承担责任,所以为了环评报告可以通过,尺度想做多大就做多大。”何宏哲说,“环评报告表出不了多大问题。出问题的可能是环评报告书,但到目前为止,全国还很少因环评报告造假而追究环评机构责任的,大多不了了之。”

作为深圳市环评专家库里的专家,徐宏罡不同意何宏哲的观点。他认为,因挂靠导致环境破坏的逻辑很难成立。“很多环评报告写有详细的环保措施,但执行时,业主不按环评报告施工;或者随便做,不达标准;或者达到标准了,但疏于管理,甚至闲置;而环保部门又失于监督。因此,环评报告做得再好也没有意义。所以,各种挂靠给环境带来的危害是很小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和监管部门执行不力。”

“现在只有大项目,在环境影响评审时才会谨慎。但只要不直接死人,(潜在的)长期环境危害都会放任不管。”徐宏罡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全国环评师挂靠现象:五千环评师,违规高达16%?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