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氯消毒的生饮水荷兰是如何做到的
在荷兰打开水龙头就可以喝水,初来乍到时还不大敢相信。
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例如日本、澳洲、新西兰等)一样,荷兰水龙头流出来的水,属于可以直接饮用的生饮水。无论厨房、浴室或甚至厕所,只要打开冷水的水龙头即可饮用。不过,你晓得荷兰民生用水都从哪里来吗?盖水库收集雨水,淡化海水,还是直接取用运河河水!?
荷兰饮用水来源:60%的地下水+40%的地表水
谜底揭晓:荷兰境内的饮用水,约有百分之六十来自抽取地下水,百分之四十来自地表河水与湖水。特别是南荷兰省与北荷兰省,由于地下水带有咸味,因而,该地区的饮用水主要从莱茵河与马斯河,以及艾瑟尔湖的水淨化而来。
就河水而言,位处西欧邻接北海的荷兰,是几条来自欧洲内陆河流入海的三角洲地带。包括莱茵河、马斯河与斯海尔德河(Scheldt),均是汇集于此后流入海。河水夹带的土壤、垃圾碎屑或其他污染物,会因水流逐渐变慢而开始沉降到特定的河水蓄水池内。同时,荷兰也将城市废弃物和工业废水,隔离在饮用水处理与制造的水源区之外。
由于土地充满泥泞和与水环绕的环境,使得霍乱等相关疾病,曾在19世纪及更早以前困扰着荷兰。因而,荷兰人过去花了很多精力用于饮用水的净化处理。
荷兰自来水为什么不用氯消毒?
谈到净水处理,荷兰是目前世界上少数不在净水和输送过程中添加氯和氟消毒的国家。既然能达到直接生饮的标准,当你从家里扭开水龙头让水流出来以前,它们也至少经历了20个步骤的净化过程。简单来说,荷兰对自来水的净化,首先是「凝聚」与「沉淀」,接着进行紫外线消毒,活性碳过滤程序,以及使用臭氧或过氧化物的氧化过程。
当然,荷兰在历史上也曾有很长一段时间,会在处理饮用水的过程加入氯。1970年代,由于管线供应的水散发着氯的气味,受到许多消费者抱怨。而后,一位来自鹿特丹自来水供给的化学家约普˙卢克(JoopRook)发现,在消毒的过程中添加氯,将可能产生包括三卤甲烷在内的微量物质,且对人体健康有害。这个发现开启了一连串荷兰对于饮用水处理的辩论,最后辩论的结论是,荷兰将尽可能地减少在消毒自来水的过程中添加氯。
2005年,荷兰找出利用紫外线替代氯的方式,达成抑制水中微生物的效果。再加上若干先进技术的成长,如「超过滤」和「逆渗透」的协助,荷兰饮用水处理过程已可完全不使用氯,且改良后的处理方式,成功消除原先水中的异味,并减少消毒过程出现副产物的问题。荷兰政府而后颁布规定,自2006年1月起,将不再使用氯作为水的消毒剂。
荷兰受地层下陷困扰?
将话题转到荷兰的地下水,当了解了荷兰相当仰赖抽地下水作为饮水来源后,你是否会联想到「地下水抽这么凶,都不会地层下陷吗」的问题呢?没错,四分之一国土低于海平面的荷兰,也正在为地层下陷的问题伤透脑筋。
过去一个世纪以来,荷兰许多土地与路面盖起房屋和商业建筑,使得雨水收集或导引更加困难。雨水降落在坚硬地表(如使用沥青的柏油路)后,不容易为土壤吸收,必须再经过排水沟或下水道导引。这不仅降低土壤蓄水的机会,也增加洪水发生的可能。当荷兰土地因抽取地下水而下陷,海平面又因全球暖化而升高时,海水倒灌、河流泛滥与洪水发生的机率与冲击程度也随之上升。当然,收集、抽取和排水的代价也就相对提高。
根据荷兰国家水利局的说法,到2050年时,荷兰地层下陷最严重的地区,可能会达到60公分之多。而目前居住在低洼地区的人口,约有九百万人,因此他们会以三角洲工程跟其他措施进行补救。甚至在1990年代,荷兰政府曾设立“地下水税”,一方面确保水资源不被滥用,减少地下水的使用量,另一方面也鼓励私人水公司减少地下水抽取,转向地表水的处理。
总之,无论使用何种自然资源,总得付出代价。由于抽取地下水来净化的成本,比对地表水的处理、消毒和过滤要少得多,从前荷兰人选择仰赖地下水,是很合乎逻辑的事情。只是当付出的环境成本逐渐超过人类负荷时,可就得随之改变对待资源的哲学了。看来与大自然相处,还有比科学技术更重要的内涵值得我们学习。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