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环境污染需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
3月19日,环保部主管的环保组织中华环保联合会向山东省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诉状,对德州晶华集团振华有限公司污染大气的行为提起公益诉讼,索赔近3000万元。该企业曾因超标排放遭环保部点名批评。(新京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短短30余年的时间,创造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业绩,然而也带来了环境问题的集中爆发,成为了公众生活中挥之不去的痛。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生活环境改善的呼声不断加强。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政府就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决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虽然这是一个充满前瞻性的道路设计,但过去三十年似乎并未很好地贯彻到底。伴随着粗放式制造业加速扩张的同时,我国也进入了环境压力高峰,全国性雾霾天气频现,各项环保指标也不容乐观。
当然,我们也铭记工业生产为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与快捷。如果说“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之前我国社会快速发展不可超越的阶段,那么,现在对环境污染进行彻底地整顿与治理也必然是继续前进不容置疑的要求。
放下对纪录片《穹顶之下》的争议不说,柴静至少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我国正陷入环境问题的泥沼,“APEC蓝”也成为人们的奢望。
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的确,贫困曾经是制约我国发展的重要一环,现在我们正逐步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而污染又向我们发起了挑战,其中的困难不止是简单的警告、罚款等能解决的。
我们知道,去年在国民经济重大结构当中,服务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48.2%,继13年以来继续超过第二产业。这意味着,我国应该而且必须要跨过工业化高峰值,充分利用信息去改革,去发展,这有可能将是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的最佳契机。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新常态”的战略发展期,其背后有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切换、制度环境改变,机会要比过去大得多。完全有机会也有能力由原来的“保证经济发展,兼顾环境效益”向“保证环境效益,稳定经济发展”转型。
总之,笔者认为,我国对大气污染的治理,需要进行“中医式”的治疗,需拿出和反腐败、战贫困一样的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通过促改革和调结构去消化前期政策,另辟蹊径,发掘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毕竟,长期过度依赖重污染,高能耗模式去谋发展不是最佳出路,因为环境承载力是有限度的。刮骨疗毒,清除的是经济发展的拦路虎,去的也是社会各界对治理环境污染苍白无助的心病。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