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多了,为何还喊环境"差" 专家:数据好转没被感受到
4月14日清晨,靖江市第一中学,鞠鑫老师被一阵阵鸟叫声唤醒。“站在教学楼5楼,远远就能看见学校西面小公园的池塘边,经常有许多白鹭在飞翔嬉戏。就是这些小生灵,让我发现身边的环境越来越美。”然而,让鞠鑫感到困惑的是,鸟儿多了,可身边很多人还在一个劲埋怨环境“差”。
“白鹭对环境要求非常苛刻,是大气和水质监测鸟,享有‘环保鸟’的美誉。”泰州市农委高级工程师李兆玉说。其实,上世纪90年代之后,白鹭数量一度迅速下降,甚至在泰州难寻踪影。这几年,泰州农村和城郊经常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鸟雀,如麻雀、喜鹊、黑水鸡、啄木鸟、乌鸦、白鹭等。
鸟儿多了,环境究竟如何?带着这一疑问,记者来到泰州市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站。工作人员江启明找来一沓环境质量报告书,时间跨度从泰州1996年建市到2013年。记者随机找来3份一一查看。老百姓最关注的是蓝天数,即“空气质量优良率”,2002年仅占全年天数的73%,2005年是83.2%,2012年是91.0%。
蓝天数在变多,可居民们的环保投诉却反而增多了。泰州市环境监察局环境信访科科长曹德勤说,“我们每年接到的工业污染源投诉有900件左右,其中有不少企业环保没有污染,老百姓还是经常来投诉,像这样的投诉有近30%。”
泰州医药高新区的一家水泥公司遇到的投诉最为典型。这几年,20多户居民不断向省、市环保部门投诉。记者见到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吴先生时,他连说“很委屈”:企业是泰州市绿色企业,这几年投入上亿元安装了113台除尘器、4扇隔音门、115台消声器。可投诉依然不断,而省市环保部门一接到投诉,就会来暗访、抽查。前后10多次投诉,每次监测的结果都低于国家规定的粉尘排放和噪声标准。
白鹭多了,居民为何还喊环境“差”?环保检测结果说企业达标,可老百姓为何不相信、还不断投诉,甚至有人担心数据会不会作假。这到底是为什么?记者把这样的困惑告诉给了中国社科院王国成教授和国家软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席酉民。“这说明大家的环保意识都在增强,总的来说,是一个好事。”他们认为,检测数据好转没有被百姓感受到,原因是严重雾霾、高温、干旱等环境污染事件频频见诸媒体,这或多或少地让老百姓“感觉”到环境在变差。但事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老百姓也不要情绪化,而应多一点理性和客观。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的转型,各地的环境质量也确实在不断提高。王国成说,“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是政府、企业和老百姓都需要做的,但得掌握“什么样的环境才是好环境”。而从单纯提高环保意识向真正掌握环保知识、环保常识转变,并把这些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来,可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他们也提到,一些城市在环境治理方面尝试“国标”和“民标”并重原则,这样的做法就很好。所谓“国标”,是指环境监测机构依据科学检测,判定生态建设是否达标;而“民标”则是老百姓的切身体会。如泰兴经济开发区周边5个村聘请20多名义务环保监督员,让他们用“眼睛看、鼻子闻”的方式,检验企业是否存在环保问题。废气排放达到国家标准但仍有明显气味的企业或项目,不予通过验收。他们还建议,为了避免“国标”和“民标”不统一,甚至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委托具有“第三方运营”资质的机构,负责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也能有效规避环保部门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尴尬现象,确保排污数据的真实性。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