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十条"已提交至国务院审核 污染治理任务艰巨
媒体报道:《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已上报国务院,最快年内出台。《央广财经评论》本期观点:土壤污染关乎粮食安全,治理需下重拳。
央广网北京5月15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继大气污染防治后,土壤环境污染成为我国下一步重拳治理的重点。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被称为"土十条"的《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近日已由环保部提交至国务院审核,预计今年年内或明年初将会出台。
按照国务院要求,即将出台的"土十条"中,会包括划定重金属严重污染的区域、投入治理资金的数量、治理的具体措施等多项内容。作为土壤管理和综合防治的一个重要规划,将会制定治理我国土壤污染具体"时间表",争取到2020年土壤恶化情况得到遏制。
在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国开展的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近五分之一耕地遭污染,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事实上,我国耕地污染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我国耕地面积不足全世界一成,却使用了全世界近四成的化肥;我国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
除了化肥和农药滥用,近年来粮食重金属污染事件屡现报端,数据显示,全国耕地重金属污染面积在16%以上,土壤重金属污染已威胁到粮食这一民生命脉。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中指出,土壤污染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危害可能比大气污染和水污染还要大。
谷树中: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不太一样。大气污染、水污染看得到,但是土壤污染比较隐蔽,实际上土壤污染情况比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程度可能更为严重,还可能直接影响到食品。土壤污染,地下水自然污染,还会通过整个生态系统传递情况,影响到其他一些方面。
正因为如此,多位专家表示,相对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土壤污染的治理任务更加艰巨。
谷树中:农业土地污染肯定是从农业做起,包括减少化肥、农药、杀虫剂、除草剂的使用,这些主要是农业面污染的主要来源。另外加强我们的工业污染防治,工业污染物减排,这样使得我们工业场所污染降下来。再一个污水灌溉这块尽量避免,或者经过污水处理安全之后再去灌溉。还有我们可做一些努力使得我们广大企业参与进来,通过我们的第三方治理的模式,使企业加入进来,参与我们土壤污染的治理,这样使我们土壤得到政府重视,社会重视,企业能参与。当然这里边可能有些资金缺口问题,财政解决一部分,另外,谁污染谁治理或者谁污染谁付费的方式也是很重要的资金来源。在美国有一种基金叫超级基金,超级基金是向污染者收取,然后向治理者付费,这种方式我们也是提倡的。
媒体报道:《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已上报国务院,最快年内出台。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区域研究部副研究员马庆斌讲述了我国土壤污染最严重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马庆斌:从2014年咱们国家首次土壤污染调查的数据来看,可以讲不容乐观,总的来说咱们国家经过这么多年的工业化进程,包括城市里所谓的退二进三,就是我们把二产降下来,让三产服务业上来,也是工业副基地的问题。耕地将近有16.1%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如果在东南沿海一些发达省份,你会发现耕地污染面应该讲更大,这个是最让人担忧的。从社会重视程度上来讲,包括咱们现在工业化的转型还在进行中,包括农业使用化肥的问题,发展趋势令人堪忧,这些现象值得引起尽快的重视,尽快的加以扭转,所以我们称之为土十条来治理中国土污染问题是重拳出击。
结合我们国家土壤污染的现状,目前咱们国家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面临着怎样一些难题呢?
马庆斌:土壤污染比水污染、空气污染更有隐蔽性,现在国家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新一届中央敢于直面问题,敢于下重拳去解决这个问题,我想一个除了刚才咱们讲的公众的认识程度,还有一个就是技术水平有待开发。现在包括美国、欧洲也同样经历过这些问题,技术也需要不断有个突破,另外一个就是资金的问题,我想也需要尽快的构建一个比较好的体系,包括让国家的财政资金,包括社会资本尽快的进入这个领域,使我们土壤问题尽快得以扭转。
根据相关的"时间表",争取到2020年土壤恶化情况得到遏制。要真正实现这个目标,土壤污染治理有哪些努力的主要方向?
马庆斌:我想首先要做到有法可依,另外还是要解决技术突破的问题,这需要加快科研攻关,另一方面我想最重要的还是要解决资金流的问题,设立一个基金,既要让社会资本获取它应该获取的一定的收益,但是同时也要更符合公共安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