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启动"蓝天行动" 甩掉"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黑帽
2003年、2004年,全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10位的城市中,均有株洲。然而,仅仅用了一年时间,株洲便将这顶“黑帽子”成功摘掉。
此后10年,株洲人以建设“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一步步实现着“蓝天绿水”的愿景。
回忆:1200多亩稻田叶端一夜泛黄
作为国家“一五”、“二五”期间重点投资建设的老工业基地,石峰区清水塘10平方公里范围内,曾经聚集着冶炼、化工、建材、火电等180多家“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重工业企业,烟囱、塔罐、高炉、管道,在这里密布。
工业发展为株洲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长期“重发展,轻环保”也给株洲带来后患:工业“三废”对区域地下饮用水及土壤造成严重污染,镉、铅等有毒金属含量严重超标;二氧化硫、烟尘、汞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大超过环境承载能力,酸雨频率高达79%。
如今,石峰区白马乡白马村的居民回忆起发生在11年前的那一幕,仍然记忆犹新。“前一天晚上,我们就闻到一股刺鼻味,感觉喉咙被噎着,睡不着觉。第二天起来发现,一夜之间,1200多亩稻田叶端大多泛黄,看上去像被火烧了一样。”有居民告诉记者,环保执法人员调查后称,出现这种现象与个别企业废气排放超标有关。
行动:挂牌督办“六大环保问题”
2005年3月1日,株洲市“蓝天行动”正式启动。“不避矛盾,态度坚决,宁可GDP少增长几个百分点,宁可其他方面过点紧日子,也要千方百计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将一个环境优良的株洲还给市民,留给子孙!”在启动仪式上,时任市委书记肖雅瑜掷地有声。
2005年6月21日,市环保局、市监察局联合下文,对当时我市企业违法排污损害群众利益的六大突出环保问题首次挂牌督办。这六大环保问题分别为株洲华银火力发电有限公司燃用高硫煤问题、市清水、荷花两水泥厂立窑粉末污染治理问题、湘江株洲段水上餐饮污染取缔到位问题、湖南智成化工有限公司限期治理问题、茶陵县境内炼钢项目涉镉污染问题、县(市)政府“土政策”与环保法律法规相冲突的问题。
发文7天后,市区两级环保部门共出动120人,分成14个检查组,从下午17时一直到晚上22时,对全市百余家企业的煤质含硫率、锅炉是否按规范操作使用、烟气是否达标排放等情况进行清查。结果,有7家企业环境违法被逮个正着。
发力:环境治理入列政府十件大事
改善株洲城市环境,清水塘是关键。2005年,株洲将抓好以清水塘工业区为重点的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列为政府的十件大事之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减污控污措施。清水塘工业区63个项目被要求限期治理,株冶锌I系统烟气除汞工程等十大重点污染源治理全面展开。
对于人们十分关注的湘江镉污染问题,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环保总局高度重视,当年就展开全面治理。工程总投资达2600多万元,对镉含量较高的22口水塘的底泥进行脱水、水泥固化后运至渣场处理,另两口水塘塘泥就地固化,水塘回填,25万多立方米含镉污水、8.78万立方米含镉污泥得到全面处理。2006年10月,这一工程建设竣工,大幅度消除了镉污染隐患。
全面落实环保第一审批权,对污染严重,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不符合清水塘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在“蓝天行动”阶段工作会上,市政府授予环保执法人员多项“特权”:可随时进入任何企业检查,任何单位不得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由阻挠;考核测评中,环保部门负责人因严格执法导致企业打低分恶意报复,将获末尾淘汰豁免权……
成绩: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达到298天
成功退出“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行列
2005年8月6日,本报头版头条刊发报道:市区空气爽,五年来少见。根据当时数据统计,2005年1—7月,市区空气质量污染综合指数同比下降0.818,良好天数同比增加46天,良好率高达83.5%,空气良好程度5年来罕见。
治污减排初见成效,但全市上下并未放松警惕:华银火电企业投资3.29亿元,给4台发电机组配备烟气脱硫设施,脱硫率超过98%%,年削减二氧化硫排放近3.8万吨。此后,株冶、智成化工被批准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项目,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园一举跻身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
空气逐步得到改善,天空渐显湛蓝。2005年全年,株洲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达到298天,比2001年增加101天;全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2.788,比2001年下降0.854;湘江株洲段水质由原来的Ⅳ类改善到III类,市区饮用水源水质合格率为97.86%,超过国家考核要求2.86个百分点,成功退出“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行列。
此后10年,株洲人以建设“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一步步实现“蓝天绿水”的愿景。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