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拥抱“互联网+” 环保企业开发APP“掘金”大数据

更新时间:2015-06-19 13:45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阅读:4833 网友评论0

再过一个多月,一款名叫“犀牛鸟”的环境在线监测APP将推出市场,这是广东柯内特环境有限公司拥抱“互联网+”的一个新尝试。而就在同一座瀚天科技城内,广东长天思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也在研制一款APP,将对重点污染源的在线监测数据进行公开。

早在今年全国两会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前,两家佛山环保企业与互联网的拥抱早已开始。就在6月10日,佛山年内第二次召开全市环保会议,并公布了《佛山市“互联网+”环境保护工作行动方案》。该征求意见稿提出,佛山拟通过物联网采集环境监测数据,经过云计算污染源智能数据分析模型计算,将结果应用到移动端监管、移动执法、监控预警等方面,初步建立起“天网”“水网”。

对于两家企业的负责人来说,这消息无疑是打入了一针“兴奋剂”,“环保+互联网”从一个行动计划真正落地佛山,意味着他们的“新玩法”名正言顺地有了政策支持。

从环保服务中寻得新商机

柯内特偏爱用动物给系统命名。他们此前推出的环境在线监测系统被命名为“猫头鹰”,被喻为即使在黑夜中仍能监测到企业排污的一举一动。目前这套系统在南海、三水以及广东省内外都有应用,有800多家企业被纳入系统,柯内特总经理朱斌称该系统能帮助环保部门提升监管能力。

而不久后柯内特推出的APP暂被命名为“犀牛鸟”,朱斌告诉记者,这套系统将为排污企业提供全程服务。首先是一个环保体检功能,“基于我们的传感器从企业获取的数据,通过后台数据模块进行推算,在APP为企业呈现各自的多项环保参数。”朱斌表示,这些数据包括水量平衡分析、治理设施运行分析、超标排放分析、排污总量分析等。

同时基于柯内特的数据积累,APP会根据参数对企业进行综合评星,而这个星数是根据企业在行业中的排名进行判定的。不止于此,朱斌还想继续挖掘APP的社交功能,在他的设想中,待下一步数据开放后,APP还可以进行分享,企业主可以选择将企业环保星评数发到朋友圈中。

长天思源也看中了大数据为企业服务的价值。“我们的思路,是以企业服务作为核心内容,去进行大数据的开发。”长天思源副总经理曾昭健谈到,下一步,长天思源也将通过微信、APP等互联网平台,为企业提供污染源监控数据,并进行及时互动,为客户拓展服务提供渠道。

在5月,曾昭健透露,长天思源中标广东省重点污染源综合管理平台项目,将与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展开深度合作,而其中一个内容即涉及APP开发,将研究如何进行重点污染源数据的发布、在线监测系统的运作。

除了利用APP进行互动和提供服务外,两家企业都同时看中了一个新的商机——为企业提供预警服务。朱斌称,当检测到企业在环保排污方面有问题,柯内特将会进行预警,企业主可以通过APP直接在手机查看数据,而此前他们只能在检测设备上获取数据。

长天思源也同样抓住了企业这一“痛点”。从去年开始,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出台,对于违法排污处罚力度加大,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及早知道自己的污染排放情况,就能及时进行把控。”曾昭健说。同时排污数据是和生产效率挂钩,通过数据可以反映企业在节能降耗方面的成效,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通过了解排污数据,推动生产过程的技术改造。

数据为王构建“环保互联生态圈”

事实上APP的开发只是两家佛山企业拥抱“互联网+”的一个缩影。曾昭健表示,环境在线监测本身是一个物联网系统,也打通了互联网环节,对于长天思源来说,从2000年开始做在线监测以来,就在不停地探索与互联网的结合。“‘互联网+’的提出相当于在政策上给予了更明确的支持,同时数据也有可能得到进一步的开放。”

而在朱斌看来,此前环保企业的物联网概念更多停留在物物相联,大部分是通过传感器采集、传输以及展示数据,而“互联网+”,则是利用新技术去做环保,这其中的新技术就包括了大数据、云平台甚至社交。

互联网思维对朱斌的一个影响是,现在他已经习惯使用“用户”而非“客户”这一词汇,他认为这两者是有区别的。在互联网的语境下,“用户”的范围被进一步扩大,“不能狭隘地理解为政府部门,事实上在互联网里面还有个用户群体,就是排污企业。他们是构成环保产业的重要用户之一。”朱斌说,“互联网+环保”其实是一种生态,通过一些小应用,通过庞大的用户群,最后构建成一种行业生态。“就像UBER,就构建了全新的出租车生态。如果只是简单将互联网当作工具来用,还是过于狭隘。”

曾昭健对环保“生态圈”的理解范围则更广,他认为不同类型的公司在运用互联网思维中也有不同的思路,企业的相加才能构成整个“环保互联网生态圈”,发挥最大的乘法效应。

在环保行业,企业分为环保服务业、环保制造业、环保工程三大类,“互联网+”的概念体现在环保制造业中主要表现为设备的转换,通过对装备制造的改进提升机器处理效率。至于在环保工程类企业,曾昭健认为,可以通过“互联网+”提升设备水平、积累数据,为最终客户提供更为准确的认知状态。

“而环保服务业的‘互联网+’则包括监控、环境的服务提升、大环保等。”但曾昭健指出,最核心来源依然是数据,而且数据应用的前提是环保制造业和环保工程的改造,方能够支撑环保服务业中的应用提供。

作为“环保互联生态圈”的核心,大数据的公开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公众都至关重要。在曾昭健看来,“互联网+”的提出,公众是最直接受益者,“以前一些涉密的数据目前正在逐步开放中,公众能更清晰地了解身边污染源的情况。”

朱斌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表示此前很多监测参数没有许可无法向社会公布,而接下来数据的公开应该会呈现越来越开放的趋势,能够让环保公司通过技术手段自动去抓取所需要的数据。“例如这次佛山环保方案中提出的‘天网’、‘地网’、‘水网’,其中就提到用大数据排查企业的偷排漏排现象。”

政府逐步推进数据公开

但相比国外,我国环境数据信息公开仍属于刚起步阶段。“要做‘互联网+’,就需要把政府手里握着的海量数据开发出来。”“危险地图”创始人刘春蕾说,但有时政府也不清楚手里有多少数据。

而即使是环保数据公开走在前列的佛山,在数据开放度方面依然是环保企业拥抱“互联网+”的一个瓶颈。因此,朱斌认为,环境在线监测的“互联网+”要求企业对数据有更深入的分析和挖掘。“产业互联网获取数据的成本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所以我们要明确采集什么数据以及如何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及连续性。”

另一方面,曾昭健认为在线监测的布点还需要进一步铺开。“目前佛山一些传统行业像家具、造纸、印染仍缺乏在线监控。”扩大数据覆盖群在曾昭健看来更有利于环保大数据的完善和公开,而朱斌也正在着手建立类似的“数据王国”。他表示目前柯内特的传感器已遍布800多家企业,未来将通过APP进行全覆盖,希望在用户达到5万-10万时实现“强生态”。

事实上,佛山市政府也在做出思考。佛山市环保局总工程师赵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佛山环保数据均已按照国家要求进行公开,正在思考对大数据的进一步应用。以空气数据搜集为例,赵颖称下一步佛山将考虑在不同地方布点更多监测站,以监测到更小范围的区域空气情况,积累更多数据进行建模,“例如可以推算出某些点数据过高是受周边哪些企业影响,就能做到更方便查处,应对空气污染问题。”

而南海环保局更率先做出了行动。记者获悉,目前南海环保局正运用互联网和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构建“3个1”的南海区污染源阳光体系。具体来说,“3个1”包括一个污染源阳光信息发布平台,一张南海区污染源阳光地图、一套南海区污染源阳光体系运行保障及动态管理制度。

南海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一个平台”,环保局将对外公布污染源监督管理的相关信息,包括污染源的企业基本信息、监督性监测信息以及环评审批等相关情况,未来还将拓展让污染源企业自行发布其自身的环保相关信息,如自行监测结果、污染治理情况等。

同时,公众可通过“一张地图”的GIS地图定位,定位到自己所处区域,以直观、快速地了解污染源情况,制作如村级工业区、陶瓷行业等各类污染源专题地图。此外,在污染源地图上,还将同步公布环保投诉、监督等联系方式,以推进全社会对环保的关注和参与。

作为制度保障,南海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能充分运用后台信息数据管理系统,建立起污染源阳光体系运行保障及动态管理的机制,进一步扩大污染源信息公开范围、保障群众环境知情权,并促进社会广泛监督。“推动公众参与到环保监督当中,让群众成为我们的‘眼线’。”赵颖称,数据的公开运用同时也在倒逼环境管理制度的完善及监管水平的提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拥抱“互联网+” 环保企业开发APP“掘金”大数据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