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公益组织面临生存挑战
一方面是“汹涌”而来的环保热情,一方面是运行所面临的种种困难,环保公益组织如何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成为政府部门和环保公益组织共同关注的议题。在市环保局日前组织的西安环保公益组织座谈会上,这样激烈的碰撞,让许多人对环保公益组织有了全新的认识。
西安多数环保公益组织生存窘迫
公益是社会发展中的一盏明灯,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者。特别是在环保活动的组织与公众环保意识的普及中,环保公益组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陕西正式注册的环保公益组织约100家,而没有注册的公益组织约1000家。不管是“正规军”还是“游击队”,环保公益群体的生存现状都略显窘迫。
“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政策资金的支持力度不够,专业人才的稀缺以及公益群体自身存在的缺陷等等,都是限制公益发展的瓶颈。”西安市绿世界环境宣传教育发展中心的刘文化说道。
“没有政府支持的公益活动,很难正常开展;没有政府支持的公益组织,发展举步维艰。”这是很多公益群体的一个共识。
“一个人的公益行为,有可能就在3年内终止;一个群体的公益行为,可能在3到5年之内解体。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和社会支持,公益人难以实现心理的平衡。”刘文化说。
“目前,我们组织只有包括我在内的两位带薪全职工作人员。”陕西青年与环境互助网络的张昕说。
“环保公益组织里的人员以年轻人居多,他们大都充满理想,但经济压力同样折磨着他们,并可能最终影响他们的选择。”张昕说出了目前环保公益组织普遍面临的困惑。
环保公益组织须有良好的声誉
“环保公益组织,由于没有政府背景,在申请经费、开展活动方面都存在困难。”省环保宣教中心副主任杨松峰说,由于资金缺乏,常常会让已经筹划好的公益活动行动受限。因此,只有将公益组织打造成一个专业化的组织,才能争取到更多的社会支持。
“任何专业的公益组织,在人员配置、资金筹集、办公场所、组织管理等方面,都需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现规范化。”
杨松峰表示,对许多成立不久的环保公益组织而言,提高自身能力尤为重要,这也是他们获得项目或获得基金支持的前提。另外,环保公益组织的方向要明确,还要有长远的规划。能力提升、做出成绩,要做到在社会上有良好的声誉和优良的品牌形象,这样就会获得更多资金支持,也就能留住更多人才。如此,环保公益组织就会进入良性循环。同时,如果各公益团体之间能互联互通,保证公益信息的畅通,便能够更好的实现公益的社会价值。
政府出资“购买”服务实现双赢
“环保公益组织作为一种非政府、非营利、实行自主管理的民间志愿性社会中介组织,主要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参与者,也是一个社会文明的发展标志之一。他们应当受到政府的重视。政府层面应该制定更多的优惠政策,在注册方面降低门槛,在管理方面做到法制化、规范化,引导更多的个人、企业参与。”西安市环保局副局长张炳淳说道。
“但是让政府为所有的公益出资,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政府要做的是在相关政策法规的约束下,做好公益组织的引导、扶持和监督,让公益组织以合理合法的手段方式及目的合理盈利,是当前值得考虑的一件事。”张炳淳说。
国外的环保公益组织中大约有40%的资金来源于政府购买服务,而我国国内则较少有政府向环保公益组织购买服务。张炳淳说,如果政府出钱,把部分合适的工作打包交给环保公益组织来完成,有时可以实现双赢。这对于环保公益组织的生存,大有帮助。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