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改变气象模式 污染物或加重洪涝灾害风险
更新时间:2015-08-06 08:41
来源:
作者:
阅读:766
夏天雷雨季节,许多地方要注意防范洪涝和泥石流灾害。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这些灾害的风险程度可能和许多年前不一样了,因为研究显示严重的空气污染可能会加重洪涝灾害风险,各地的气象防灾规划中应充分考虑这个因素。
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日在学术刊物《地球物理通讯》上报告说,2013年7月四川汶川的洪水和泥石流灾害就可能与四川盆地的空气污染有关。
研究人员进行了两次气象模拟,一次使用40年前四川盆地空气质量还较好时的气象参数。结果显示,该地区白天的日晒会导致地面温度升高,水分蒸发并上升到高空凝结成云,通过这种空气对流在白天形成较温和的降雨。
另一次模拟使用现在的气象参数,空气中有大量以气溶胶形式存在的污染物,但由于四川盆地的地理条件,污染物又难以稀释。气溶胶吸收了阳光的热量,使得地面受热程度下降,空气更加稳定,不易在白天形成对流和降雨。但到了晚上,积聚了水蒸气的气团飘向汶川所在的龙门山地区,气团顺着山坡抬升并形成降雨。
关键是,这时本应分散在一天的雨量在几个小时内集中降下,降水在峡谷地形中又集中为洪流,从而导致了严重的山洪和泥石流灾害。
可以看出,空气污染所起的作用是改变了原本的气象模式,使某些地方本来会有的降水落不下来,然后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使当地降水量大增。这并不是孤例,南京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曾在《大气化学和物理》上报告过类似情况。
2012年6月,由于周边地区大量焚烧麦秸秆等原因,南京上空一度笼罩大量污染物,连中午时分的阳光也变得黯淡。这时本来有一片雷雨云飘向南京,天气预报显示南京会下雨,但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扰乱了正常的气象模式,雨并没有在南京落下,而下风地区则出现了比预报更强的降雨。
国外也有不少空气污染影响气象的例子。比如,在2013年汶川洪灾后一个月,巴基斯坦也遭受了严重的洪水灾害。研究人员认为,这同样受到了空气污染和山脉地理条件的影响。
欧洲也是如此。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曾在《自然—地质科学》上发表报告称,他们分析1980年前后欧洲一些地方空气污染较严重时的数据后发现,当时河流的流量上升了最多25%。其原因可能是空气污染物阻挡阳光照到地上,使得河流水分蒸发量下降,从而增大河流流量,加大了洪涝灾害的风险。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