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北京15年治霾历程评估:空气质量达标仍十分遥远

更新时间:2015-11-12 06:5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阅读:1917 网友评论0

11月9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北京市环保局联合发布《北京空气污染治理历程1998-2013》(以下简称《治理历程》)报告,对1998-2013年这15年北京的治霾历程进行了评估。  

根据报告,1998年以来,北京市高度重视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连续实施了多个阶段强有力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评估结果表明,燃煤和机动车污染治理措施对北京市空气质量改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治理历程》指出,北京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年均浓度已经能够稳定达到现行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的浓度限值4微克/立方米和60微克/立方米,NO2和PM10的年均浓度也已接近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的浓度限值40微克/立方米和70微克/立方米。  

但是,PM10和PM2.5要达到中国国家标准限值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值、获得更大的健康效益,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  

根据北京市环保局的数据,2014年北京市主要大气污染物PM2.5年均浓度85.9微克/立方米,距离35微克/立方米的国家达标水平还十分遥远,超标145%。  

北京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处长李昆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北京暂时并未确定2020年空气污染治理的目标。  

不过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建议,到2020年包括北京在内的京津冀地区,PM2.5年均浓度可以达到现在长三角的水平,即60微克/立方米。  

发电天然气消费量2013年达18.5亿立方米  

根据报告,1998年至2013年间,北京市常住人口、机动车保有量和能源消费总量分别增长了70%、303%和76%。  

1998年,北京年耗煤量达到2800万吨,能源结构高度依赖煤炭;此外,100多万辆排放控制技术落后的机动车,使北京市的大气污染从煤烟型为主逐步向煤烟-机动车复合型特征转变。  

1998年,北京大气中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3.3微克/立方米、120微克/立方米和74微克/立方米,采暖季和非采暖季总悬浮颗粒物(TSP)平均浓度分别高达431和348微克/立方米。  

评估结果表明,燃煤和机动车污染治理措施对北京市空气质量改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其中,北京电力部门年煤炭消费总量从2005年高峰时期的900万吨削减到2013年的644万吨;用于发电的天然气消费量则由2004年起步攀升至2013年的18.5亿立方米。2013年,天然气消费已占电力部门一次化石能源消费总量的35%。  

除了能源结构调整,北京还对燃煤电厂同步采取了严格的末端治理措施,这些措施使2013年北京电厂PM2.5、PM10、SO2和NOx(氮氧化物)排放量与1998年相比分别下降了1.45万吨、2.37万吨、4.50万吨和3.09万吨,削减比例分别为86%、87%、85%和64%。  

1998至2013年间,北京市燃煤锅炉三个燃煤锅炉减排效益(1998-2013)阶段的改造共减少PM2.5、PM10、SO2、NOX排放量1.43万吨、2.4万吨、13.6万吨和4.87万吨。  

此外,1998年至2013年间,北京老旧平房区集中进行了两个阶段的“煤改电”居民采暖改造工作,共减少PM2.5、PM10、SO2和NOx排放量630吨、870吨、2070吨和790吨。  

2017年或将实施世界最严机动车排放标准  

《治理历程》指出,针对机动车污染排放,北京市一直采取综合性的治理措施,逐渐形成了全国领先的“车-油-路”一体化的城市机动车排放综合防治体系。  

在实施了一系列机动车排放控制措施后,北京机动车排放总量开始显著下降。与1998年相比,2013年机动车排放的一氧化碳(CO)、总烃(THC)、氮氧化物(NOX)和PM2.5削减了95.0万吨、10.3万吨、4.31万吨和0.49万吨,减排率分别为76%、72%、40%和70%。鉴于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行驶NOx排放因子改善相对困难,NOx排放削减幅度略低于其他污染物。  

李昆生介绍,北京第六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已经进入最后审定阶段,预计本月开始向公众征求意见,有望2017年实施。该标准将是全世界最严格的机动车排放标准。  

目前,北京正大力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城市地铁由2000年前仅有的2条地铁线路发展到2014年底的18条线路和527km轨道交通里程。北京公共交通出行(包括轨道交通和地面交通)比例已经由2000年的26%增加到2014年底的48%。  

尽管采取了上述措施,但北京的空气质量依然不容乐观。2013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为89.5微克/立方米,超出国家标准156%。NO2和PM10则分别超标40%和54%。  

《治理历程》介绍,在北京PM2.5来源中,区域传输贡献约占三分之一,其余来自本地排放污染源。受季节影响,区域传输的贡献可达PM2.5来源一半以上。本地污染源包括机动车、燃煤、工业生产和施工扬尘、以及其他排放。  

李昆生分析,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未来十几年机动车污染依然会是第一大污染源,虽然总排放量可能会进一步减少,但是机动车污染源的机动车污染源的对于整体污染的分担率会继续上升。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齐姆˙施泰纳施泰纳公开表示,北京治理空气污染的初步结果让他看到了希望,北京正在将经济增长和污染脱钩,并且北京的治理背景可以为如何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应对空气问题提供经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北京15年治霾历程评估:空气质量达标仍十分遥远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