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目标空气清新水清澈 和乐宜居见乡愁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那么,江苏省如何贯彻这一发展理念?绿色发展在江苏省如何体现?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环境美”的新江苏目标?日前,江苏省环保厅、住建厅、农委针对这些问题共同研究,勾画江苏绿色发展的蓝图。
?既打攻坚战又啃硬骨头
“十二五”以来,江苏省在环保优先上动真碰硬,在绿色发展上主动作为,在经济绿色转型、环境治理修复、环境监管执法、环保制度改革和社会共建共享5个方面力度明显加大。
但资源环境问题仍是制约江苏省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生态环境质量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江苏省环保厅副厅长蒋巍坦言,突破瓶颈,补齐短板,还有许多攻坚战要打,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
“我们将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打造绿色发展标志,坚持人民满意标准,重点抓好6项关键举措。”蒋巍介绍道。
以国土空间的优化布局推动绿色发展,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既要划得准、标得清,更要守得住、用得好。
以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绿色发展,实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扩大主要污染物控制种类和范围,总量“限高”,强度“控额”。
以治理修复的系统攻坚推动绿色发展,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全面提升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的科学化、系统化、精准度。
以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化推动绿色发展,重点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评估、区域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企业排放许可制、环保产权确权和交易、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等关键改革上取得突破。
以环境秩序的有力规范推动绿色发展,把建设项目环评准入、企业排放许可以及网格化监管、双抽查、环境信用评价等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有效结合。
以社会公众的共同行动推动绿色发展,扩大环境信息公开,制订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鼓励环境公益诉讼。
?雪中送炭补齐短板
江苏的美,既体现在秀美的自然环境,也体现在人工营造和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江苏省住建厅厅长周岚认为,“环境美”既要包括清新空气、清澈水质和清洁环境,也包含让人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周岚介绍,“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全力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改善,尤其是通过村庄环境整治,着力解决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目前,全省18万个自然村已完成整治任务,覆盖面超过95%。
“十三五”期间,江苏省将按照“三居递进、五美联动”的思路,致力于推进美丽宜居新江苏建设。所谓“三居递进”是指安居、适居、宜居,包括全民共享的安居体系、配套完善的适居服务和品质优良的宜居环境;“五美联动”是指塑造自然环境之美、景观特色之美、文化交融之美、城乡协调之美、和乐宜居之美。
“十三五”期间,江苏在计划建成1万个左右的美丽宜居村庄、发掘和保护好1000个左右的省级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建筑组群之外,还将进行小城镇特色培育和环境改善行动,补上小城镇环境面貌短板,加大重点镇和特色镇的培育力度。到2020年,全省形成100个左右富有活力的重点中心镇和100个左右地域特色鲜明的特色镇。
同时,进一步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包括海绵城市建设、城市地下管线及管廊规划建设等。另外,通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体系建设、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保护等,进一步彰显城乡空间特色。
?现代农业成为美好环境重要支撑
江苏要美,农村必须美。在江苏省农委主任吴沛良看来,现代农业是绿色产业,是建设美好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二五”期间,江苏城乡绿化水平、水土净化能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能力、农耕文化传承发展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十三五”期间,江苏农业将成为建设美丽宜居新江苏的重要支撑。
发展生态农业,让绿色食品“养胃”。提高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匹配度,统筹考虑环境消纳能力,合理优化种植和养殖规模,探索多种形式的种养结合、生态养殖模式,既为环境减负,又给生态增值。
发展循环农业,让耕地资源“养颜”。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将传统“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方式,让农业资源自我净化,休养生息。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让田园风光“养眼”。更好地发挥休闲观光农业美化环境的作用,既让城乡居民“养眼”,也让广大农民增收。
发展现代林业,让天然氧吧“养肺”。推进植树造林,建设绿色江苏,让城乡居民在天然氧吧中深呼吸。全面提升绿化发展水平,推进农业植物资源多样性保护,严防外来有害物种入侵。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