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隆龙:生物质高效转化利用技术获突破
日前,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纤维素类生物质高效转化利用技术”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所长马隆龙研究员介绍,该项目10个课题在49个参与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在边际土地能源草分子育种与新种质创制、能源草高效制备生物天燃气关键技术、木质纤维原料高效预处理技术与工艺设备、射线辐照和嗜热真菌热稳定纤维素酶的纤维素降解新技术、同步生物加工法(CBP)制备纤维素乙醇技术、生物质水相催化合成生物航空燃油技术、生物质液体燃料的高温生物炼制技术、生物质先进裂解制取生物燃油、生物质高效催化热解定向制备燃气、高效生物质固定床气化发电等关键技术方面进展顺利。
通过项目的实施,培养研究生267人;共发表科技论文357篇;申请国内专利174件,获得发明专利58件;发表科技著作10部;制定行业标准5项;建成示范与产业化基地10个。
研究团队开发出生物航空燃油的水相催化合成新技术,成功地将玉米秸秆、高粱秆等农业废弃物转化为高品质的生物航空燃油产品,建成国际首套百吨级生物航空燃油水相合成中试示范系统,并实现连续化稳定生产,经国家油品检验中心检测,达到航空燃油品质标准,整体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建立了以射线辐照和酶解糖化为核心的木质纤维素降解糖化新技术平台,实现了秸秆纤维素降解率超过90%和酶水解产还原糖得率超过500mg/g。基于宏基因组与宏转录组学等多种技术解析了菌群联合生物加工纤维素产乙醇机制,构建高效CBP菌群H-20,改造了原有150m3纤维素乙醇发酵生产线。
建成了基于固体热载体加热的新型下降管式生物质热裂解液化中试装置,加工能力达到300千克生物质/小时,完成了生物燃油/柴油乳化燃油—柴油机系统中试研究,确定了生物燃油乳化燃料的燃烧特性、发动机动力特性及排放特性,柴油机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突破外热式生物质催化气化技术,能量密度较低的生物质破碎为粒径小于250微米以下,一部分生物质通过微米燃料燃烧炉进行高温燃烧为气化炉提供热能,另一部分生物质通过生物质气化炉进行气化制备合成气,焦油在催化裂解装置内催化重整,热值达11.54MJ/Nm3,焦油含量在10mg/Nm3以下,建成3000Nm3/d的生物质微米燃料外热式气化中试设备系统。
马隆龙说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农林废弃物高效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