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炉渣地重现青山绿水

更新时间:2016-06-14 10:19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阅读:2084 网友评论0

6月初,贵州省纳雍县居仁街道办事处大塘边的山坡绿意盎然,落叶杉在微风中摇曳,三叶草、满天星铺了一地。山脚的马铃薯开着白色的小花,丰收在望。

“大塘边又回到了以前青山绿水的样子!”花甲老人陈忠林的脸上充满了笑容。

历史上,大塘边这个以农业为主的小山村,青山环绕、绿水长流,肥沃的土地给村民提供了充足的粮食。

但在上世纪90年代初,山村却变了样,青山不再,绿水变浑。当时,全国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锌、煤等矿产资源丰富的纳雍按捺不住了。冶炼铅锌矿的炉子在大塘边一带纷纷立了起来。

看到别人炼锌挣了钱,当地群众也纷纷搭炉建灶,土法炼锌风靡一时。

居仁街道办事处街上社区党支部书记柯贞良是当年造炉炼锌的参与者之一。“一天炼一炉,随便都有几百近千块的收入。”

据柯贞良介绍,最多的时候有100多座马鞍炉、200多座马槽炉,一天能产20吨粗锌。

成块的粗锌运走了,剩下难以处理的炉渣,堆满山坡。曾经的良田没多久就变成不毛之地。

“土法炼锌要烧煤,煤本身含硫,加之铅锌矿也含硫,而当时简陋的设施既无法回收残留在炉渣中的硫,也不能处理飘散在空中的粉尘。”陈忠林当时是某铅锌矿冶炼厂的管理人员,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冶炼炉的数量与日俱增,污染越来越严重”。

站在当年炼锌炉的旧址上,陈忠林指着眼前的大小山头告诉记者:“地里全是炉渣,看不到一棵树,河沟的水面都是灰尘,水底是硫磺!”

2000年,国家明令禁止土法炼锌,居仁街道办事处的土法炼锌也随即取缔。

冶炼炉被取缔后,当地村民只能再次拿起锄头种庄稼。“可不管投入多少精力、施再多的肥,玉米苗就是长不高,一年下来收成甚少。”陈忠林告诉记者,此后一段时间,当地群众吃足了生态破坏的苦头。

2009年,居仁街道办事处筹资150万元整治炉渣地,集中填埋1.34万余立方米、2万多吨废渣,修复一般耕地35.9亩,对分散堆放的1.8万立方米废渣实施泥土覆盖。被严重污染的土地逐渐得到修复。

在修复土地的同时,当地还积极植树造林,引导群众种植经果林木。黄柏、布朗李、葡萄、板栗、花椒等经济作物的面积不断扩大。今年,当地群众种下金银花100亩和葡萄200亩,柯贞良告诉记者:“金银花今年就会有收获。”

随着土地修复,曾经的炉渣地逐渐恢复往日的生机,大塘边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据柯贞良介绍,当地群众10年前的人均年收入不到3000元,经过这几年的修复和转变,群众有了发展思路,人均年收入逐年增长,“炉渣地的阴影在群众心中也渐渐淡去”。

据统计,近年来,当地共植树造林8000多亩、巩固退耕还林4000多亩。大塘边附近的一个个山头又绿了……曾经的不毛之地重新披上了绿装。

“这些树才种下3年就长这么高了。”柯贞良指着黄柏树说,“盲目开采给老百姓带来了暂时利益,可与造成的污染相比,那点利益又算得了什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炉渣地重现青山绿水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