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督企到督政 “环保风暴”成常态
据环保部网站消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2016年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全面启动,已组建8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别负责对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西、云南、宁夏等8个省(自治区)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截至7月19日,8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已全部完成督察进驻。(7月19日新华社)
近年来,中央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发展经济,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发展,为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与此同时,可称为“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已频频亮相。据媒体报道,今年初,中央环保督察组低调出现在人们视线中,首次亮相成果非凡。期间,共有26位省级领导被进行了个别谈话。已经关停取缔非法企业200家,拘留123人,行政约谈65人,通报批评60人,责任追究366人。7月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主持召开会议,对2016年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进行部署,足见中央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这次督察与以往大大不同,一是从督企到重点督政,重点督察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环保不作为、乱作为的情况;二是督察组团队人员级别十分抢眼。组长均为来自政协或人大的正部级官员担任,副组长也由几位副部级领导兼任;三是重在实效,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这场“环保风暴”,有望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常态。因为,环保工作压力传导不到位、违法违规上马项目、部分重点工作推进不严不实、部分区域环境质量急剧恶化……这不是局部存在的问题,而是普遍现象。中央环保督察组指出了这种现象背后的根源所在:由于污染治理中涉及减产能、企业关停、人员安置、环保投入增加等问题,对于“治污染”还是“求增长”,不少企业选择后者。而地方政府也选择“默认”后者。
环境保护关乎国计民生。环保法律体系虽已初步建立,却面临“有法难依”的尴尬。不正确的政绩取向,加上不作为,甚至加上不作为后面的腐败,是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突出环境问题的症结所在。有识之士指出,中央环保督察组从“督企”到“督政”,将地方政府官员的“乌纱帽”和环保绑在了一起。缺少了个别官员的纵容,企业没了对抗环保执法的资本,环保就成了关乎企业存亡的大问题。找准问题的“最大公约数”,很多事情可以事半功倍。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