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环科园:从创新实践者到国际开拓者
10月19日,位于江苏宜兴环科园国际环保展示中心的芬兰馆开馆。不到4年,宜兴环科园和芬兰拉赫蒂商务科学园、韩国仁川科技园、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等结为友好园区,建成了中德、中韩、中以等10个国际清洁对接中心;牵手俄罗斯科学院、莫斯科国立大学等在宜兴共建联合应用研究中心,美国工程院院士格雷·戴格合作建立外籍院士工作站;目前,正在实施的国际先进技术合作项目达上百项;一批环保骨干企业赴马来西亚、尼日利亚、俄罗斯、美国设立生产基地和代表处,不断深化区域环保合作发展……
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不仅是一个创新“实践者”,更是一个走向国际的“开拓者”。用宜兴市委常委、宜兴环科园管委会主任朱旭峰的话说,“我们要通过实施国际化战略,加快推动从中国的‘环保之乡’成为‘国际环保之都’、国际化科技创新城、全球环保产业中枢。”
创新国际合作模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宜兴具有我国唯一以环保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园区,是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之一,而环科园更是有着25年的园区发展经验和宜兴环保产业40多年的产业积淀。在国际业界,有这样的说法,“中国环保看江苏,江苏环保看宜兴,宜兴环保看环科园。”
如今,这里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活力迸发,环保产业发展模式发生了新变化,呈现出新的业态与形态;这里集聚环保企业1800多家,配套企业3000多家,产业链覆盖了水、土、声、气、固、仪及配套产品等七大类,形成200多个系列、3000多个品种,拥有上万名环保专业研发人员,发展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
这样的发展速度和竞争优势,在朱旭峰看来,得益于宜兴环科园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中,认真总结和吸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有条不紊地推进合作、引进、研发、转型四项工作,在产学研方面与国际先进国家、地区、院校及企业谋求合作的同时,还将产业已有优势和未来趋势相结合。
2013年以来,环科园在科技部、环保部、江苏省政府支持下,加强与中日、中韩、中柬、中非、“上合组织”等各参与国之间的合作,加入了欧洲商业与创新中心联盟(EBN)、国际清洁技术网络(ICN)等创新组织,与芬兰、荷兰等10个国家建成了国家级清洁技术对接中心。
至今,环科园代表国家已开展中韩、中新、中美、中以四个国家间环保产业的合作项目。每年宜兴环科园参加各种国际著名环保展及多国交流会30余场次。
宜兴环科园国际化合作有一大亮点:以政府参股示范的方式,先后建立起中芬油泥污染治理、中荷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消化处理、中韩曝气合作等五个环保示范项目,均取得理想的效果;在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开展合作之前,就针对境外项目的“环境医院”输出的特殊性,探索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独有的商业运作模式和金融支持模式,成为“国家级环保事业交流代言人”。
集聚国际优质资源打造合作发展优势
环科园在历年逐渐稳固积累的合作中,不断吸引世界各地的环保产业高端人才、研究团队、高校院所,成为宜兴本土环保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
眼下,宜兴环科园与德国琥珀,日本日产,韩国大邱环境工团、斗山重工、恩贝康思、LG集团等世界知名环保企业建立合作。其中,凌志环保、江华集团分别与美国PARC研究中心、以色列魏兹曼研究院联合成立了创新研究院。近年来,宜兴环科园都有一批环保研究成果问世,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环保产品投入市场。
虽然环科园在国内水处理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领先,但在朱旭峰眼里,还不具备环保产业的全局优势。
“在迈向国际化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与更多有着深厚知识和技术积累的国内外院校机构进行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合作。这样才能更迅速有效地转化研究成果,并运用到环保行业的产能升级与普及推广上。这不仅是简单的强强联合,更重要的是在良性的竞争环境中,形成更加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和更加多样化的创新机制,以联盟的方式突破国家或地区的技术壁垒。”朱旭峰说。
今年,环科园重点加紧建设全国第一个涵盖水、声、气、固、土、仪全领域的环保产业高地;依托中国宜兴环保技术和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分别与浩远集团、中信环境成立了环保产业发展基金,组织45家国际知名企业和国内优秀环保企业,成立“一带一路”环保“走出去”企业联盟。
10月27日,主题为“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引领产业高端发展”的2016(第四届)中国环保技术与产业发展推进会,又将在宜兴举行。期间,环科园将依托新一轮《部省合作计划》,以“创新中心”“环境医院”建设为载体,着力搭建集高端创新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产业技术集成创新和快速转化、新业态组织和商业模式创新、高科技企业创生和产业衍生为一体,覆盖产业价值链全过程的国际创新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区域环保装备技术创新能力与产业化水平,打造成为环境领域的卓越创新中心;以“水生态科技城”等建设为契机,引进国际优质产业要素,建设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的环科新城创新生态体系,形成可复制易推广的生态治理示范模式。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