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管好一万多入河排污口
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兰亭镇,娄宫江的各个入河排污(水)口分别多了一块标识牌,上面统一标注了排放口名称、编号、监督电话,其中排放口名称除了注明所在区域或企业类别名称,还标明了所排水的性质。
兰亭镇开展的对排放口“亮身份”工作,让村民感到很新鲜,也愿意支持,“以后若看到雨水口有污水排出,就可以直接打电话投诉举报了。”86岁的山下村村民金阿根说。
据悉,摸清入河排污(水)口,进行规范化标识,是今年浙江省在全省范围内部署开展的一项全新的重要工作。今年7月中旬,柯桥区兰亭镇作为试点,启动入河排污(水)口标识专项行动,8月初全面推开。目前,全区共摸排河道854条、入河排污(水)口12407个,封堵污水口252个,整治雨污混排口1068个。
在努力确保全区1.2万多个入河排污(水)口依法规范排放工作的推进中,柯桥区也探索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如在排放口排查方面,不但将河长作为入河排污(水)口排查的第一责任人,还实施部门联动联查,对老城区、中心镇、工业园区等进行全面抽查,确保“一个都不能少”。在治理方面,采取与工业园区污染专项整治、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五水共治”专项工作相结合,“多快好省”推进源头治理。在监管方面,还对重点河道绘制整条河道的入河排污(水)口位置图,张贴到河长公示牌边,便于河长巡查和群众监督。今年9月27日,浙江省入河排污(水)口标识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柯桥区召开,“柯桥经验”在全省推广。
“当前,我们正处在水质改善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改善,必须实行精细化管理,管住一个个入河排污口。”柯桥区治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柯桥的治水工作正逐步从突击向常态、治标向治本转变,下一步将继续通过用脚步丈量、乘船巡河、无人机巡查等“水陆空”多种方式,开展定期检查、交叉检查、随机抽查,做到督查常态化,通过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对重点入河排污(水)口实现全天候实时动态监控。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