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市建设海绵城市 城市会喝水
入冬以来,一场接一场的雨水,把人们的心情浇了个透心儿凉。但在常德市决策者们看来,这恰恰是检验他们“海绵城市”建设的机会。
7月份多场暴雨,城区却难觅积水;黑臭多年的穿紫河边,如今却传来了市民们嬉水的笑声;雨水的收集利用,悄声走进了居民生活。常德市对于管控雨水的探索,已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绿色滨水城市是我们的梦想!”常德市委书记王群说,“我们将用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让雨水自然储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使城市生活更美好。”
遍置“海绵”体,城市能“喝水”
初到柳园锦江,并未感到有什么特殊。驻足细看,却有许多新意。
昔日宽敞的车道、硬化的广场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高低不平的草地和错落有致的水塘。草地与道路接壤处,则留着一米多宽的草沟。
草沟上每隔几十厘米就镶嵌着一块条石,将草沟分割成无数个段面。草地间蜿蜒伸展的车道、规划紧凑的停车场,也都铺上多孔改性水泥。
“看上去很普通的草沟,下面却藏着许多秘密。”常德市公用事业局副局长李远国说。拨开草皮,首先见到的是生态滞留土,往下是过滤蓄留沙层,再往下便是蓄留砾石和渗漏管道。
小雨时,雨水通过草地、多孔改性水泥向地下渗透;随着雨势加大,来不及渗透的雨水便汇集到草沟,通过沟下继续“秘密”渗透滞留。只有暴雨季节,超量雨水才会顺着草沟汇集到不远处的水塘。
“这就是‘海绵’。”分管城建的副市长胡丘陵指着眼前一片草地说。“海绵”不仅铺向公园、宾馆、学校、居民小区,还铺上了办公楼、教学楼、居民楼的楼顶。
在常德市36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内,20%的区域全都铺上了“海绵”。市海绵办副主任辛长明说:“80%的雨水,都被‘海绵’就地吸收了。”
剩下的20%雨水如何处理呢?在常德城区南北两边,分布着护城、穿紫两条河流,它们都呈东西走向。护城河全长5.4公里,汇流面积达3平方公里;穿紫河长17.3公里,汇流面积近28平方公里。两条河流覆盖了大半个常德城。
近年来,常德市政府斥巨资,打开了盖板、拆除了河堤、疏通了河道、增加了调蓄容积,并修建了1100多公里的地下管网,将无数大小“海绵”与穿紫河连通。
如今的穿紫河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消纳着城区的超量雨水。今年7月2日,常德城区遭遇特大暴雨,昔日积水严重的汽车总站附近,路面却只有零星积水,市区其他低洼路段,降水也很快被大大小小的“海绵”喝掉了。
广种水生物,污水变清水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令常德的决策者最头痛的,是6.6平方公里的老城区。这里雨水污水共走一条管道,本来清洁的雨水,混入生活污水后,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麻烦。污水处理厂处理不了,直排河道又污染河流。
从前的穿紫河,就密密麻麻分布着118个排水口。直排河中的雨污混合水,不仅使河水变黑发臭,也使河床越淤越高。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