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大气颗粒物的健康影响

更新时间:2017-05-03 15:44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阅读:1764 网友评论0

Dr.蓝,这几天天儿特别好,我和小伙伴出去赏花踏青玩得可开心了。在看北京市环保局的空气质量日报时,有的地区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有的是细颗粒物,那么大气颗粒物到底是怎么划分的?  

在描述空气质量时,通常用颗粒物来指代气溶胶中的尘粒,也就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和液体的小质点。它们的粒径范围从几纳米到100微米,根据粒径大小,可分为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和超细颗粒物。  

其中可吸入颗粒物就是常说的PM10,顾名思义,就是其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细颗粒物就是PM2.5,也叫可入肺颗粒物,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超细颗粒物(PM0.1)是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0.1微米的颗粒物。这些颗粒物因粒径小,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可以观察到。  

而TSP被称为总悬浮颗粒物,是分散在大气中各种粒子的总称。  

哦,那我可不可以理解为,TSP包含PM10,而PM10包含PM2.5?  

没错。TSP的来源很复杂,包括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烟尘、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建筑和交通扬尘、风沙扬尘以及气态污染物经过复杂物化反应在空气中生成的相应的盐类颗粒等等。  

Dr.蓝,这些颗粒物区分的具体标准我知道了,但是2.5微米到底有多小呢,可以进到肺里?  

我们来做个直观的比较吧。人的一根头发直径一般是50~70微米,那么PM10相当于是一根头发的1/5~1/7粗细,而2.5微米则只有1/20~1/30。  

颗粒物的粒径决定了能否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以及沉积部位和滞留情况。比如,粒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物不易进入呼吸道;5~10微米的多沉积在上呼吸道;粒径为2.5~5微米的多沉积在细支气管和肺泡;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75%在肺泡内沉积。  

因此,PM2.5与PM10相比,因其易于滞留在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且某些组分还可穿透肺泡进入血液,因而同一来源的PM2.5比PM10对健康影响更大。  

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除了和粒径大小有关,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还与颗粒物的组成成分密切相关。这些成分包括含碳颗粒、硫酸盐、硝酸盐、铵盐、重金属等。在空气悬浮过程中还会进一步吸附空气中存在的有机和金属等化学成分,以及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成分,可能会引发哮喘、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等,也可能会刺激或腐蚀肺泡壁,长期作用会使呼吸道防御功能受到损害等。  

另外,颗粒物的健康影响还与其浓度相关。以PM2.5为例,当成分相同时,PM2.5的浓度越高,引起的健康危害越大;当成分不同时,有毒有害成分越多则健康危害越大。  

哦,好可怕。在重污染天儿时,一定要做好健康防护。  

20世纪著名的八大公害中有很多与大气污染有关。如日本四日市石油化工企业终日排放含二氧化硫气体和粉尘导致呼吸系统疾病蔓延;伦敦冬季取暖和火力发电站等大量使用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蓄积,造成了1.2万人死亡,等等。  

因此,做好健康防护很有必要,尤其是老人、儿童、孕妇及患有心肺疾病的人。因为某些颗粒物的成分十分复杂,还可能会对健康产生联合毒作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大气颗粒物的健康影响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