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垃圾治理 海口频放“大招”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我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比如长效管理机制的基础还不够牢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标准不高、群众的卫生意识不够高等。为此,我市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列为全市环卫工作的重中之重,频放大招,改变了农村环境面貌,提升了农村居民的幸福生活指数。
环卫公司2.1米超宽沙滩作业车成为清洁沙滩的利器
东昌居是我国第一个以“居”命名的基层社会治理单元,我市环卫接手后,迅速改变了它的环境卫生面貌
为农村配发垃圾桶
服务城乡环境的“轻骑兵”
环卫工人清理223国道两侧垃圾,美化乡村环境
全市各镇垃圾收运体系健全完善
日前,记者随同市环卫局相关检查组前往琼山多个乡镇看到,每个镇都建有大型环卫站,这些站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运营管理,服务农村环卫特别是治理生活垃圾作用非凡。
据介绍,我市积极推进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活垃圾管理长效机制初步形成。海口现有22个镇,265个行政村,2342个自然村,农村人口约81.53万人,日产生活垃圾约500吨。目前我市建有农村小型生活垃圾收集站47座、各类垃圾运输车217台、清扫车35台、各类保洁车1040辆、垃圾桶13724个等一批垃圾收集设备。
为做好镇、村卫生保洁工作,我市进一步完善镇级环卫机构,充实保洁人员。全市除了城西镇、海秀镇卫生已纳入城区管理外,其余的20个镇都建有环卫站,配备保洁人员1009名。在农村按照每500人口配1名保洁员的比例标准,以行政村为单位,配备保洁员人员2421名,平均每个行政村拥有保洁员10名以上。镇有环卫站、村有保洁员、道路有人扫、垃圾有人收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初步形成。
农村环卫作业“试水”市场化运作
2016年下半年,龙华区开始“试水”新坡、龙桥、龙泉、遵谭等四个镇推行环卫PPP。农村卫生管理市场化、企业化、专业化走在全市的前列。今年春节前,龙马环卫公司正式接管。公司增派足够的人力、机械设备投入乡镇,加强完善乡镇环卫管理体系,促使乡镇环境卫生工作尽早步入标准化、常态化、精细化,四个镇环境面貌很快悄然变化。秀英区积极推行农村垃圾治理全覆盖管理,积极探索农村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模式,在道路清扫、生活垃圾收运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各镇村环卫管理基本做到无缝对接,同时向全国农垦系统农场改居的试点东昌居、红明居、三江居延伸。环卫各项建设与管理以高标准、高起点、着眼长远,争取把三个居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示范点。
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最大限度实现农村垃圾处理资源化和减量化。为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广金华市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经验的通知》,试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项目建设,解决当前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问题,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目标。
市、区两级政府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市、区两级财政设立了农村垃圾治理专项资金,将农村垃圾治理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建立起财政持续增长的投入机制。2017年,我市将农村垃圾收集屋列为为民办实事事项,投入运行经费1405余万元,在全市农村安装2342个垃圾分类收集亭。
对农村生活垃圾监管“盯住不放”
根据《海口市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办法》《海口市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检查考核评分标准》的要求,市环卫局每月组织12个督查组,深入四个区22个镇对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开展专项督查督办。在检查过程中,各督查组严格按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督查考评评分表》相关内容,对全市农村陈年垃圾、公共环境、垃圾处理情况和保洁员配备及管理进行督查考评,定期排名通报。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要求责任单位严格按照海南省垃圾治理工作的相关标准,立即进行整改。
据介绍,全市农村逐步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和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体制,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全覆盖和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的目标,顺利通过了今年5月份国家住建部联合10部委对我市农村垃圾治理考核验收工作。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