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环保 保安全 扩大“禁放”区域 烟花爆竹企业需转型升级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至今。
但近年来,北京市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大气污染、消防等公共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日前,北京市政府法制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拟修订。其中最主要的一项修改,是将现行的关于“北京市五环路以内为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地区”的规定,调整为“本市五环路以内(含五环路)区域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进一步扩大“禁放”区域。
此外,将现行关于“五环路以外地区,区、县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自行划定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区域”的规定,调整为“五环路以外地区,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维护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需要划定禁止和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并且明确规定,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地区,除农历除夕至正月初一,正月初二至十五每日的7时至24时,可以燃放烟花爆竹,其他时间不得燃放烟花爆竹。
烟花爆竹加重空气污染
不止北京,全国各地也陆续出台了“禁放或限放”烟花爆竹的措施。根据公安部公布情况显示,2015年烟花爆竹禁放城市有138个,另外,还包括济南、青岛在内的536个城市限放。三亚、贵阳、岳阳、苏州等城市今年也都拟在市区禁放烟花爆竹。
市民的燃放意愿也开始下降,相关机构调查显示,被访市民中,82.9%表示不打算燃放烟花爆竹,比2016年同期上升6.4个百分点。不燃放的主要原因是“污染环境”(43.3%)、“没有燃放意愿”(36.5%)、“不安全”(12.6%)、“无燃放场地”(3.7%)以及“有噪音”(2.3%),“其他因素”占1.6%。
对此,也有市民表示遗憾,因为过年不放炮似乎没有了年味儿。那么规定的实施,将如何权衡烟花带来的年味儿和改善环境的需要?
中研普华研究员许俊龙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近年来年味的改变也不仅仅只是烟花爆竹一方面因素造成,与文化传承、消费习惯等各方面均有关系。”
市政府法制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修订烟花爆竹管理规定,更多是考虑城市人口的密度,特别是城区人口密度过高的问题。在尊重传统民俗、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城市公共安全、公共利益的承载能力。对于春节的年文化和活动,市政府还将支持和发展。
记者在北京街头走访中了解到,绝大部分市民支持“禁改限”的实施。市民张女士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以前过年总觉得给孩子买点鞭炮放才有气氛,但是放的时候总会担心发生危险,提心吊胆的,现在禁改限出台,这种担心不存在了。”对于记者提出的“年味儿”问题,她说“年味儿可以有好多方式来替代,比如可以抢红包、逛庙会,听说现在还有电子鞭炮。”
有调查数据显示,57.4%的市民认为北京空气质量不好,应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47.8%认为可以用逛庙会、拜年、看春晚、抢红包等方式体验年味,放不放烟花爆竹无所谓;支持用环保型烟花、电子花炮代替传统烟花爆竹的分别占19.6%和11.3%,分别比2016年增加了1.9和1.7个百分点,还有27.7%的被访市民认为毕竟是传统风俗,多少放点增添喜庆氛围,但这一比例比2016年下降了3.7个百分点。
对人们来说,“年味儿”并非没有替代品,而重霾引起的健康问题才是最大的痛点。
“过年家人都能聚在一起,可我就怕放鞭炮,声音太大很吓人,放完炮的那个烟味也呛人,喘不上气来。”家住酒仙桥的李奶奶跟《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诉苦,“所以希望过年也害怕过年”。
据记者了解,很多老人患有哮喘病,心脏也不太好,每到过年,鞭炮声和燃放过后浓重的烟味都会对老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
经济学家孙飞教授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限改禁是一个进步,烟花爆竹作为传统文化,对之前农业社会的环境影响不大,而对现在的环境影响会很严重。从环保需要和科学发展需要,以及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来看,都是很有必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不只是环保问题,因燃放烟花爆竹而带来的公共安全问题也不容小觑。据相关网站披露,2005年至2017年春节期间,北京全市因燃放烟花引发火警2137起,直接财产损失1.5亿元。
许俊龙告诉记者,“大城市人口密集,建筑楼层较高且相对集中,如果不对烟花燃放进行控制,极易造成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一线城市特别是北京这种城市,它本身所承担的责任也更大,所以要尽可能避免风险的产生。”
企业需转型升级
据北京市政府法制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现行的《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颁布于1993年,2005年曾经修订。规定执行12年来,烟花爆竹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及禁、限放政策得到了有效落实,取得了立法预期成效。2017年春节期间,全市烟花爆竹销量降至《规定》执行12年以来最低,同比下降30.5%,比12年前下降73.8%。
“北京禁改限已12年,老百姓放炮的热情释放得差不多了,年轻人对放炮似乎没太大的兴趣,最关键的是经历过重污染天气后,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对待放炮越来越理性。”一位烟花爆竹零售网点负责人说。
业内人士表示,2013年,北京烟花市场销售遭遇“禁改限”八年来的首次遇冷,销售额比往年至少下降了三成。此后,烟花爆竹的销量一路走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速进行业务转型。
因此,多家烟花爆竹生产厂商已经意识到“拐点”可能已到,熊猫烟花公司相关负责人曾表示,虽然公司仍然在参与很多国内外大型活动的焰火燃放项目,但是烟花爆竹行业在走下坡路,因此将会把公司转型当作一项重要考虑。
那烟花爆竹销量的不断下降,会不会使烟花爆竹产业退出历史舞台呢?许俊龙告诉记者,“烟花爆竹作为许多节庆的必备选择,短时间退出历史舞台是不可能的,但是从长远来看传统的烟花爆竹市场规模大幅缩减是可以预见的,中小型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生存压力依然较大,政策的出台极有可能使现有的烟花企业倒闭。”
记者梳理得知,我国多个省市已经启动了淘汰不安全烟花爆竹落后产能的工作,关闭一批产能低、安全生产条件不达标、无整改和扩建条件的“散、小、差”烟花爆竹生产企业。近两年,江西394家花炮企业关闭退出、重庆52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将关闭、湖南省到2017年底将烟花生产企业减少1000家以上,陕西、广西等省市的烟花爆竹企业也将逐步关闭退市。
“不规范的烟花企业不退出,烟花爆竹行业就进入了死胡同。”业内人士表示,小企业大多生产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下,容易在生产、销售等环节引发安全生产事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致使一些环保要求不达标的产品混入市场,扰乱了市场秩序,致使产业发展停滞不前。
那是否可以引导传统花炮企业通过改造升级,走上一条环保、健康的发展道路呢?孙飞建议,“历史在进步,如今的科技肯定会创造出超越传统烟花的替代品。烟花企业应该激发科技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声、光、电技术等高科技技术,研发出更活灵活现的、具有更强感官体验的高科技烟花产品。限改禁对烟花企业来说,反而会成为一种促进科技发展的动力。”
有市民也认为加强新型、环保型烟花的研发,既可以减少污染环境,也可以保留传统。
据了解,目前,很多烟花企业正在进行转型升级:如挖掘旅游表演烟花市场,以生产销售大型活动表演烟花为主;从内销改为销往国外;还有的烟花企业将原厂房改建成标准化的烟花仓储服务公司,以及转型做起了金融业务。
业内人士表示,通过加强安全监管,规范生产秩序以及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创新,提高花炮生产的安全系数,降低其污染程度等措施,使花炮产业由传统产业向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并进行安全环保科技创新,是烟花爆竹企业的发展方向。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