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STOP!坚拒洋垃圾于国门之外

更新时间:2017-11-24 08:56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王琳琳 阅读:1072 网友评论0

■编者按  

环境保护部近日召开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工作视频会议。会议强调,要牢固树立和忠实践行“四个意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抓好禁止洋垃圾入境这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举措。那么,洋垃圾管控有哪些进展?成效如何?本版特追踪各方信息,以飨读者。  

1态度坚决,多部门纷纷出台举措  

“《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对国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一个大利好。”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业务部部长唐艳菊告诉记者。  

自《方案》印发以来,环境保护部会同各地区、各部门狠抓落实,多途径、多环节采取有针对性地对应措施,实现了固体废物进口量总体下降。正如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强调,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方案》,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升国内固体废物回收利用水平。  

唐艳菊说:“打击洋垃圾走私,加强进口废物监管体现了执政者的决心。此举有利于扶植按照环保要求规范管理的企业,淘汰对自我管理不规范的企业,督促行业提升管理水平。”  

近年来,我国在打击洋垃圾走私、加强进口废物监管上,成效明显。禁止洋垃圾进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举措,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这项改革,从严把握各项管控工作。各部门需各司其职、积极配合,把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环境保护部进一步完善制度,从严把住固体废物准入门槛。印发《进口废物管理目录(2017)》,将生活来源废塑料、未经分拣的废纸、废纺织原料等4类24种固体废物调入《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目录》。正在修订11项《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全面加严夹带物控制指标。  

作为“洋垃圾”进出口环节的管控部门,海关部门积极开展了相关行动。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张广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海关总署先后部署开展了“绿篱”、“国门利剑”等多个专项行动和“大地女神”国际联合执法行动,严打洋垃圾走私,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贯彻落实好《方案》,下一步,海关部门将继续把打击洋垃圾走私作为打私的重中之重,严厉打击洋垃圾走私及国内非法加工销售行为。同时,加强固体废物进口监管和专项稽查,持续加大打击货运渠道藏匿、伪报走私和海上偷运走私力度,坚决把有毒有害废物拒于国门之外。  

进口固体废物检验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方案》出台后,质检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将积极调整检验检疫监管政策,完善和健全进口废物原料检验监管体系,强化能力建设,采取针对性措施严防洋垃圾入境。  

2成效显著,“洋垃圾”管控取得积极进展  

“洋垃圾”如此猖獗,是利益驱使的结果。有业内人士透露,“洋垃圾”中分选出的废旧报纸售价达每吨2000元以上,分选出的可乐瓶、矿泉水瓶等废塑料售价每吨4万元以上,利润翻了几十倍、几百倍。高额的利润面前,一些不法分子不惜铤而走险,为了一己私利大肆进口“洋垃圾”。在某些地方,洋垃圾走私、固废进口许可证转让甚至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  

对此,环保部门严格监管,综合施策。对存在弄虚作假骗取许可证、非法转让许可证等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依法依规撤销进口许可证。  

唐艳菊说:“政策收紧、收严将倒逼出口商将垃圾分拣后再出口。同时,更加规范企业对固废进口许可证的申请。”  

严格监管同时,更要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今年7月,打击进口废物加工利用企业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中,1700人组成60个检查组,奔赴各地,对全国1792家进口废物加工利用企业,进行拉网式、全覆盖异地执法检查,极大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尤其对缺乏环境意识、法律意识、存有侥幸心理的企业,以及地方政府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企业,进行了深入、细致检查。对地方环保部门无正当理由不立案查处、执行不力、进展缓慢的,约谈所在地市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对约谈后仍拖延不办的,启动问责机制。  

通过整合环境执法、监测、固废管理力量,综合运用调阅档案材料、现场勘查等手段,整个专项行动共对1074家企业提出立案处理处罚建议,占全国的60%。今年年底前,环境保护部还将对2017年专项行动开展“回头看”,切实巩固专项行动成效,推动违法企业整改到位。  

多部门联动,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海关总署联合环境保护部、公安部、质检总局联合开展为期9个月的强化监管严厉打击洋垃圾违法专项行动,出重拳加大对进口固体废物全过程监管力度。  

今年9月3日,杭州海关在温州口岸对1075吨禁止进境固体废物“电解铝阳极炭块残极”实施了退运。  

9月13日,南京海关隶属连云港海关查获的318.7吨环保不合格废纸搭载“中海长滩”轮在连云港码头退运出境。  

9月21日,石家庄海关查获的一批1000余吨的固体废物,搭载“广平”轮离开京唐港码头,被退运出境。  

这些典型案例的曝光,彰显了我国打击进口废物加工利用行业环境违法行为的坚强决心。  

3多方协作,长效机制正在形成  

洋垃圾的监管涉及多部门,环境保护部将进一步加大与海关总署、质检等相关执法部门的联系配合,强化打击走私固体废物违法活动。充分发挥环保、海关、质检等部门执法信息通报机制作用,强化固体废物进口全过程监管。多方协作,坚决将“洋垃圾”堵在国门之外。  

《方案》公布10余天后,环境保护部就联合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对电子废物、废轮胎、废塑料、废旧衣服、废家电拆解等再生利用行业,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清理整顿。  

整顿依法取缔了一批污染严重的非法再生利用企业,重点整治加工利用集散地,同时规范引导一批再生利用企业健康发展。目前,整顿行动已经完成部署、摸排工作,正处于清理整顿阶段。今年年底,将完成抽查总结。  

而在进口固体废物加工利用企业集中的沿海省份,不少地市正在加强部门间合作,完善协同配合机制。在加强进口固废环境管理的同时,制定或酝酿出台制度措施,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筑牢“洋垃圾”防控体系。  

在福建,海关部门今年一季度抓获3个走私固体废物团伙,现场查扣国家限制进口的固体废物2000多吨。环保部门了解案情后将违法企业列入“黑名单”,并在各地开展排查,防止同类问题发生。  

在广东,陆丰市组织公安、交通、海防打私、环保、市场监管等执法力量,分成陆上和海上两个行动小组,对碣石湾海域和周边路段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监控,严防旧服装非法流入。  

除了开展国家层面的专项行动之外,解决“洋垃圾”问题还需要建立并完善堵住洋垃圾入境的长效机制,包括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日常执法监管,加大违法犯罪行为查处力度;建立国际合作机制,适时发起区域性联合执法行动;推动贸易和加工模式转变,开拓新的再生资源渠道等。  

相关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正在增强。上海田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的国内企业,公司副总裁胡喜超告诉记者:“禁止洋垃圾入境的政策对国内塑料回收利用是机遇。我们近半年来积极应对,加大了渠道建设,前景很光明。” 

“以往,企业把更多重心放在水、气的处理上,忽略了对土壤的重视。加强固废处置管理,有利于敦促企业查漏补缺,按照环保政策要求自我加码。”唐艳菊说。  

当前,为促进国内固体废物回收利用行业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已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探索实现固体废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提高与突破,不断提升废物回收利用管理和垃圾分类水平,推动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STOP!坚拒洋垃圾于国门之外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