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禁废”影响深远 中长期将利于全球固废循环产业升级
2017年7月18日,中国正式通知WTO,今年底开始将不再接收废弃塑料等外来垃圾。从“国门利剑”到《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再到11月《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的出台,废塑料进口的最新定义导致大批量废塑料被拒之国门。
1政策收紧进口量锐减
近日,再生塑料12月份的进口量官方数据发布,2017年再生塑料进口量锐减的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今年,进口总量仅为582.91万吨,进口降幅高达21%。再生PE进口量大幅所致194.31万吨,再生PET也只有216.68万吨,进口降幅基本在15%左右。
各产品在下半年单月进口量同比均大幅减少,四季度表现尤为明显。这与政策力度逐渐显现,企业执行度提高有关。进入2017年四季度以来,企业操作谨慎,不乏部分工厂放弃剩余批文的现象,因此进口废塑料逐渐减少。同时,国内企业也在积极寻找新的方向,以适应国内政策。
2中国一纸“禁废令”国外一时无从应对
中国的做为最大的废塑料进口国,“禁废令”出台后,对世界废塑料格局形成巨大影响。如今的废塑料主要出口国垃圾成灾,且短期难以形成有效处理。
美国作为全世界垃圾产量最大的国家,每年三分之一的量被出口,其中一半就出口到中国。如今,成堆的垃圾遍布在停车场、路边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起居。
英国55%的废塑料出口至中国,且多数是低等级的废塑料。目前,英国非法囤积和处理垃圾的行为增多,垃圾处理费不断上升,这一费用直接转嫁到英国公民身上。
3中国禁废助推全球循环产业升级
中国禁令生效后,澳大利亚有61.9万吨可回收垃圾的出口受到影响,涉及金额5.23亿澳元(约合人民币26.8亿元)。市场上涌入大量可回收垃圾,从而导致价格崩盘。
澳大利亚正在摒弃“投入、生产、丢弃”的传统概念,设计一个“再回收、再利用、再生产”的模式,让生产商购买可回收垃圾并循环利用。
长期以来,日本的可回收垃圾大量出口到中国。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出口的废塑料中约一半销往中国,出口废纸中约70%销往中国。
目前,日本废品回收处理体系先进,但严格的环保标准和细致的处理方式直接导致处理成本高昂,加之中国进口商通常出价较高,日本回收企业往往缺乏竞争优势。
在中国“禁废”之后,日本的固废出口可能会转向东南亚国家。寻求废弃物替代出口国的对策并不是长久有效,预计东南亚会吸取中国的教训,后期会推出类似的措施。
英国各商家联动响应行业机构发起的“免费续水”运动,希望让英国每年减少消耗数以千万计一次性塑料瓶,力求实现2021年前在英格兰地区所有主要市镇设置“免费续水”站点,以减少瓶装水消费遗留的塑料垃圾。
中国禁止“洋垃圾”入境的政策,短期会对美澳日等传统垃圾输出国的相关产业造成一定影响。
但从长远看,此举不仅将大幅提升中国国内固废企业处理本国固体废物的能力,国内回收利用率也会上升,固体废物处置的单位排污量也会下降,从而进一步解决我国环境污染问题。
同时,也会倒逼全球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和相关技术的进步,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