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今年全国两会,余国东带来了《关于加大三峡水环境保护支持力度的建议》,希望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大对重庆市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
本报记者邓佳摄
◆本报记者王琳琳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是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全国水资源战略储备库和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指出,“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事关重庆长远发展,事关国家发展全局”。
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如何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实现“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环保局副局长余国东有着自己的思考。全国两会期间,余国东就相关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谈责任
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事关长远,我们责无旁贷
“重庆市境内长江流程679公里,三峡库区重庆段300亿立方米水(全库区393亿立方米)。重庆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其水、土、大气、生态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对长江中下游都会产生敏感的反应和影响,我们必须保护好长江上游生态环境。”谈及对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认识,余国东向记者表示。
余国东强调,重庆的长远发展也与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息息相关,“生态环境安全是实现重庆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蓄势。”
为此,近年来,重庆环保部门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宏观优化空间布局,按期完成国家总量减排任务,大力实施生态环保搬迁,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同时,抓好规划环评,严格落实产业禁投清单、工业项目环境准入规定,助推发展方式转变。
2017年,重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00.27亿元。与此同时,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为优,纳入国家考核的42个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0.5%(国家任务85.7%),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我们要的是质量更优,效益更好的发展。”余国东说。
■谈压力
库区存在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谈及压力,余国东表示,一方面来源于能不能保护好三峡库区、建设好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压力,另一方面来源于库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区位条件,三峡库区长期以
来经济发展缓慢、社会发展水平较低,是长江经济带中典型的经济低谷区,贫困区县集中连片。
近年来,为了保护三峡库区,重庆更是以“三线一单”宏观优化生态空间布局,严格执行主体功能区战略。在渝东北万州经济开发区实施“生态功能差异化”发展和环境政策,在三峡库区执行严格的产业准入政策和环境政策。
也正因为此,库区周围很难靠自身原始积累获得初步发展基础,低污染、高产出的产业又向周边大城市集聚,“马太效应”明显。
全国两会前,余国东曾专门前往库区调研。他发现,三峡工程开工建设时,三峡库区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为39∶35∶26;移民搬迁后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虽有所提升,但层次仍然较低,对库区自身原材料和基础性产业依赖过大,深加工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滞后,难以实现自我循环增长。
“2017年,三峡库区8个库区重点移民区县66%的财政支出依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库区经济社会发展不足的态势还在进一步加剧。”余国东说。
■谈建议
希望加大主体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
带着调研的成果,此次全国两会,余国东带来了《关于加大三峡水环境保护支持力度的建议》,希望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大对重庆市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
为了说明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的必要性,余国东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2017年,为了保护库区水环境质量安全,重庆市做成了一件其他省份都没有做到的事,那就是投入数十亿元资金,在库区周围1584个建制乡镇全面规划污水处理设施,去年年底已经全部建设完成。
“虽然污水处理设施已经有了,但目前还有6000公里左右的二、三级管网没有建完,假如按修1公里100万元计算,起码还需要六七十亿元。仅靠当地政府的资金实力,难以满足需求。”谈起建设资金,这位主管财务的副局长条理清晰地分析道。
因此,余国东呼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重庆市涉及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或重要生态功能区的16个区县应分批纳入转移支付范围。同时,希望国家相关部门将重庆纳入2018年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资金支持范围,指导支持重庆与邻近省份建立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大对重庆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奖励力度。
“在国家的支持下,在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重庆一定会坚决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余国东说。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