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首富张士平卸任全球最大铝企魏桥董事长 其子张波接班
1981年,35岁的山东省滨州邹平魏桥镇人张士平当选为邹平县第五油棉厂厂长,自此开启他成为企业领头人的生涯。37年之后,72岁的张士平从他一手打造的全球最大铝企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魏桥集团”)董事长位置上卸任,交接棒传到了48岁儿子张波手中。
9月26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魏桥集团董事长、法人由张士平变更为张波。截至目前,魏桥集团官网尚未更新领导人资料。不过,魏桥集团微信公众号“魏桥创业”在9月26日发布的一条信息中低调透露了上述变动。
该信息中提到,9月26日上午9时,2018中国(滨州)国际铝工业博览会开幕,张波出席了开幕式,头衔则为“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开幕式前,张波还分别会见了前来参会的国际铝协秘书长罗恩•耐普,相关涉铝协会领导、铝行业专家等中外嘉宾,就世界铝行业发展趋势、做大做强滨州铝产业等话题作了深入交流。
而在6天之前,滨州市铝加工企业座谈会召开之时,张波仍以副董事长身份参加。
官网介绍,魏桥集团位于鲁北平原南端,紧靠济南空港、青岛海港和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濒临黄河,是一家拥有11个生产基地,集纺织、染整、服装、家纺、热电等产业于一体的特大型企业。
自2012年以来已连续6年入选世界500强,2017年跃居第159位,比首次上榜提升了281个位次;2017年还分别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36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10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位,连续四年位列山东企业100强第1位。
据《福布斯》2017年富豪榜,张士平家族位列全球第209位,中国富豪榜中排名28。2017年,魏桥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590亿元、利税208亿元、利润131.5亿元,上缴各级税金96.31亿元,同比增长19.31%。
“亚洲棉王”、“铝电巨头”
张士平身上有着中国民营制造业企业家的类似经历。
农家穷孩子出身的张士平于1964年参加工作,最初的几年时间里干过推车、扛棉等累活杂活。据《滨州日报》报道,想到母亲煤油灯下熬夜缝制布鞋的辛苦,张士平在那个年代还流传着“光着脚打篮球”、“光着膀子挖河沟”的故事。
1981年,因“能吃苦、最勤劳”,35岁的张士平当选为邹平县第五油棉厂(邹平县供销联合社全资拥有)厂长。3年之后,第五油棉厂以400万元的利润夺得当年全国供销系统利润第一名。1985年张士平被评为全国商业劳动模范,代表全省劳动模范赴北京领奖。
1989年,张士平开始建立纺纱厂,1994年创建邹平县魏桥棉纺织厂并任厂长,当年正值纺织行业连年亏损之际。1998年,张士平收购了滨州最大的国营棉纺织企业滨州一棉,邹平县魏桥棉纺织厂同年改组为魏桥纺织集团,2003年公司正式更名为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
张士平曾于1993年当选山东省第九届人大代表,199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7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和2003年先后当选第九届和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截至目前,张士平家族牢牢控制着魏桥集团。工商信息网站“企查查”数据显示,张士平目前累计持股魏桥集团33.61%,张红霞(张士平大女儿)直接持股7%,张波7%,张艳红(张士平小女儿)5.62%,张士学(张士平弟弟)4.01%,杨丛森(张士平女婿)2.73%,张士军(张士平弟弟)2.16%。由此来算,张士平家族累计持股魏桥集团至少62.13%。
魏桥集团以棉纺织起家,旗下上市公司魏桥纺织于2003年9月在港交所上市。魏桥纺织,主要生产棉纱、坯布和牛仔布,是中国棉化纤纺织加工业最具竞争力企业。2005年,魏桥集团登顶成为开始成为全球最大的棉纺织企业。张士平也被业界称为“亚洲棉王”。
2000年至今,魏桥集团的发展则主要围绕电解铝产业。就在张士平收购滨州一棉、继续扩张纺织业版图之际,张士平遇到一道难题,电不够用。由于电网电力短缺,魏桥集团生产常常因被拉闸限电而被迫中止。
“魏桥模式”由此酝酿而出。所谓的“魏桥模式”即魏桥集团自备电厂、自建电网、余电直销、孤网运行。主要特点为垂直一体化、不受国网调度、无需物价部门核价、不受发电时限控制。“魏桥模式”不仅解决了魏桥集团电力不够的问题,同时直接影响了生产成本,电价比国家电网低1/3。
自备电厂带来电力盈余之际,张士平于2001年开始涉足电解铝行业。而在电解铝行业,电力成本占到40%到50%,每度电相差1毛钱,反映到电解铝成本即是每吨相差1500元-2000元。
这样的成本优势魏桥集团在电解铝行业迅速崛起。“魏桥模式”公平与否争议见诸报端前夕,魏桥集团旗下电解铝板块上市公司中国宏桥(01378.HK)于2011年3月在港交所上市。
截至2017年9月末,魏桥铝电(电解铝产业生产实体)及其下属子公司共拥有和运营646万吨铝产品产能及配套自备热电厂。中国宏桥也早在2014年即超过俄铝成为全球最大铝生产商,电解铝产能占中国电解铝总产能的近1/6。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颇具传奇色彩的张士平还是魏桥集团,对当地经济而言,分量不容小觑。
魏桥集团旗下纺织、铝电两个业务板块,均是全球规模最大、盈利最强。此外,以魏桥集团为核心,在滨州市形成了纺织、铝电两大产业集群,企业有2000多家,综合年产值5000多亿元,合计解决就业近30万人(其中魏桥集团员工16万人,上下游企业员工10多万人),为滨州市直接贡献了半数以上的生产总值。
魏桥集团在2012年首次进入世界500强之时,也是一举打破了山东省世界500强企业的“零记录”。
“新魏桥时代”
48岁的张波从张士平手中接棒,这在外界看来并无多大悬念。
1996年,张波从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毕业,主修财务会计。在家中排行老大的张波,26岁毕业那年即回到张士平身边。1998年,魏桥集团完成重组之后,28的张波就被任命为副总经理。
11个月之后,1999年3月,张波直接升任魏桥纺织总经理、执行董事及董事长。彼时,魏桥集团尚未触碰铝电,张波的重任就是建设“全球最大的棉纺织企业”。
铝电产业起步之后,张波的重心开始倾斜。从目前的排兵布阵来看,张士平将魏桥集团的纺织产业几乎悉数交给了张红霞管理,任魏桥纺织董事长、总经理,张艳红辅助,具体负责威海园区。而盈利颇丰的铝电产业则交给了张波。
从公开消息来看,张士平这样的布局至少在10年之前就基本定下。也就是说,尽管张波近日才被公布接任魏桥集团董事长一职,但集团早已完成实质性“接班”,张波早就成为魏桥集团的战略执行者。
不过,现如今正式交到张波手中的魏桥集团,正处于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环保日益高压之际,其发展路线或要有别于此前十几年的高速扩张模式。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推进落实过程中,以魏桥集团为龙头的滨州铝产业集群将同步放慢规模和速度,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工业生态体系。
高质量发展也被认为是“新魏桥时代”的标签。张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是曾表示,“滨州市打造5000亿级的铝产业集群,靠规模、靠速度、靠初级制造是达不到的,这两年我们已经开始转换动能,向铝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滨州的铝行业以铝水为圆心,形成三个同心环,第一环是铝棒的初级加工,第二环是型材的中级加工,第三环是汽车零部件的深加工,铝在滨州当地经过几次加工,提升了附加值,摊薄了单位GDP能耗,吸引了更多的技术人才流向滨州,产业工人的素质也大为提升。目前看来,滨州的铝产业集群已逐渐发生了质的转变。”
抛开铝产业目前面临的瓶颈,该产业仍将是邹平甚至滨州的支柱产业。
在邹平县当地,魏桥创业则基本可以和邹平铝产业画上等号。邹平县政府领导还曾在2015年对外表示,邹平县将力争通过2-3年时间,建成产品附加值高、产品创新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在全球具有较强影响力的2000亿级特色高端产业集群,着力打造世界“铝谷”,积极抢占未来铝业发展话语权,在全球铝业发展中真正发出“邹平声音”。
而对整个滨州而言,其在“十三五”规划中将“两城四集群一基地”作为发展定位,到2020年打造5000亿级高端铝产业集群,推进全球高端汽车轮毂制造中心和汽车轻量化材料基地建设是重中之重的任务。其中铝产业要达到5000亿元,占了四大集群的一半以上,届时铝产业支撑全市发展的作用将更加巨大。
当然,张波眼下也面临着张士平此前不曾碰到的困境。张士平时代的极速扩张和“魏桥模式”都在给张波带来一些遗留的麻烦。
2017年,山东省发改委等10部门研究制定的《山东省2017年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行动方案》提到,根据企业自查和山东省核查情况,魏桥集团违规建成电解铝项目5个,违规产能268万吨。除违规电解铝项目外,魏桥集团停运煤电机组570万千瓦左右。
今年以来,自备电厂价格政策的变动也在给魏桥集团带来不利影响。此前的9月12日,山东省物价局发布《关于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鲁价格一发〔2018〕112号)。9月14日,山东省物价局联合山东省经信委发布《关于完善自备电厂价格政策的通知》(鲁价格一发〔2018〕115号)。
上述两份通知明确了自备电厂企业政策性交叉补贴标准。自备电厂企业政策性交叉补贴缴纳标准为每千瓦时0.1016元(含税),缴纳金额按自发自用电量计算。2018年7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为过渡期,过渡期政策性交叉补贴标准暂按每千瓦时0.05元执行。此外,自备电厂还需要缴纳政府性基金及附加标准和系统备用费。
上述政策变动意味着,魏桥集团多年来的电力成本优势或被大大削弱。首此消息影响,中国宏桥9月14日之后,3天累计大跌23%。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