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内蒙古坚守生态底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更新时间:2018-10-09 09:00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阅读:1201 网友评论0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实施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  

作为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内蒙古自治区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对于促进区域生态恢复治理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度重视生态红线划定工作  

内蒙古地域辽阔、横跨“三北”、地近京畿,有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沙漠、戈壁等多种自然形态,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对于调节气候、防风固沙、释氧固碳、维系生物多样性等具有重要作用。  

生态红线究竟怎么划,怎么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红线划定工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成立了由自治区主席任组长,自治区有关副主席任副组长,各盟市和自治区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以生态环境部南京环科所为技术支撑,吸纳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等8个科研院所为协作单位,多次召开有关部门生态红线进展情况通报会和技术对接会,有序开展了科学评估、效验划定范围、实地踏查对接、勾绘红线区域等工作,于2017年底形成《内蒙古生态保护红线初步方案》。  

方案考虑了内蒙古与周边八省区之间的对接,区内各盟市及重点旗县、重要范围的衔接和对敏感争议地区(额济纳旗西南部、加格达奇等)的覆盖,确保生态保护红线衔接顺畅。同时,充分考虑了内蒙古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定位和重要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国内外知名旅游景点等因素,确保实现“应保尽保、应划尽划”,划分了四大类、19小类的红线区域类型及空间范围。  

坚持顶层统筹科学划定生态红线  

绿色是内蒙古的底色和价值,生态是内蒙古的责任和潜力,坚决守住生态底线,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确保生态红线划得下、能落地、守得住,内蒙古积极探索实践,坚持问题导向,履职尽责,善作善成,采取“上下结合、以上为主”的方式,加强部门协作,充分发挥厅局行业指导作用,听取盟市、旗县的意见和建议,坚持顶层统筹。同时,开展生态红线政策宣传工作,环保厅联合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举办领导干部双休日讲座,邀请专家做生态红线专题讲座,加深政策理解、提高思想认识、提升政治站位、推进划定工作,全区1万多名领导干部聆听讲座;组织编写了《内蒙古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要点》,针对划定工作中涉及的草原草场、荒漠沙地、线性工程、矿产资源开发、旅游设施建设、禁止开发区域等16大类情况,提出划定原则和具体操作方法,科学规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自然生态是有价值的,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是必须自觉承担的重大责任,保护好这片绿色宝地,坚持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建立严格的管控体系,确保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边界不突破。2020年底前,在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基础上,内蒙古将推进勘界定标,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生态空间得到优化和有效保护,生态功能保持稳定。到2030年,生态保护红线布局进一步优化,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有效实施,生态功能显著提升,生态安全得到全面保障,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内蒙古坚守生态底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