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变燃料!雄安新区固废处置再提速
“吃进”制鞋下脚料,“吐出”工业固废再生燃料。
抓车一次次将制鞋下脚料送入再生燃料成型机上料口,一块块废鞋底和废渣料、一条条制鞋废网布等,转眼间就被粉碎成小颗粒。随后,小颗粒被传输至分解站,与添加的新型添加剂搅拌融合,再经压块、成型等程序,最终形成工业固废再生燃料。
这是记者在安新县聚新源张村制鞋下脚料贮存点的一个生产车间看到的场景。
“采用纯物理技术,生产中不产生废水废气,不产生特殊有害物质,让制鞋下脚料变废为宝,实现循环再利用。”近日,中运城市环境治理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龚凤翔告诉记者,公司在已有陈腐垃圾再生燃料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制鞋下脚料改进设备、研发出新型添加剂,在安新县建设了一条日处理固废400吨的生产线。
不久前,经多次试生产后,中运环境公司开始规模化生产。龚凤翔说,这种工业固废再生燃料热值可达5000至6000大卡,使用效果强于同等热值的原煤。截至10月底,公司已生产工业固废再生燃料3000余吨,并与新区周边几家热电企业签订销售合同。
日前,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安新县分局对外发布《关于面向全国招选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单位的公告》,面向全国招选有处置能力的单位前来洽谈磋商,彻底解决安新县制鞋下脚料等工业固体废物历史积存问题。公告发出后,包括中运环境公司在内的多家公司积极参与招选。
这些历史积存固废包括制鞋下脚料、针刺毡下脚料、废线皮子约24.7万吨,分布在三台镇、安新镇、安州镇、圈头乡、寨里乡、刘李庄镇等6个乡镇。其中,制鞋下脚料总存量约19.9万吨,而80%的制鞋下脚料存放于聚新源张村贮存点。
几十辆运输车排起一条长龙,十几台专用装载机忙个不停……近日,聚新源张村贮存点,制鞋下脚料装运现场一片火热,一座座由制鞋下脚料堆积而成的“小山头”在不断变小。
“因项目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按时完成任务,多家中标企业同时运输,平均每天运输170多车次,每车重量在20吨至25吨之间,目前已处置8万多吨。”负责管理这一贮存点的聚新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辉介绍,按照公告,中标企业须在11月底前,完成所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外运处置工作,将其运输至具有专业资质的处置接收单位,进行资源化利用。
在制鞋下脚料装运现场,记者遇到中标企业唐山鑫丰热电集团有限公司外运部主管刘强,他和几位货车司机在苫盖运输车。“我们直接将制鞋下脚料运送至唐山,作为焚烧原料进行发电。”刘强说,公司每天安排50多辆运输车,每天运输制鞋下脚料1000多吨。
王辉说,中标企业负责处置存量工业固废,而聚新源公司则负责处置增量工业固废。“按照日产日清原则,公司每天把新增工业固废粉碎打包,并及时运送至合作单位进行处置。”王辉表示,11月底存量清运完毕后,增量部分可直接作为原料,就地生产工业固废再生燃料。
记者来到崔公堤村时,北京四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项目总监张志明指着村北处的一片空地说:“半个月前,这里还是堆积如山的工业固废,如今工业固废外运处置工作已完成,恢复成20多亩耕地。”
张志明说,作为安新县工业固废项目监理单位,公司将推动中标企业对多年积存的工业固废进行合法合规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任务,持续削减固废污染负荷,降低土壤污染隐患,促进生态修复。
“在整治工业固废过程中,新区按照一处一策一档原则,边清运、边详查、边修复、边记录,对于历史积存工业固废对账销号,对于新增工业固废做到日产日清。”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提升城乡固体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雄安新区日前制定《固体废物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持续开展固体废物风险隐患排查和农村固体废物集中清理专项行动,妥善处置历史遗留工业固废。
经全面摸排检查,目前新区已对1532家产生工业固废企业建立了管理台账。同时,加强对各类产废单位日常监管,到年底前固废实现全流程监控,源头可溯、去向可查,定期清运、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工业固废、医废收集率、清运率和规范化处置率得到全面提升。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