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遭遇雾尘霾“混合套餐” 中小企业排污监管难
从11月开始,雾霾重返京津冀。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全国338个重点城市中,有40%以上城市遭遇污染。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共有43个城市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
而整个11月,京津冀地区共遭遇四次重污染过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比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数据发现,“2+26”传输通道城市中,20多个城市的11月空气质量同比恶化。
例如,北京、天津、唐山重污染天数从1天分别增加到4天、3天、5天,空气质量最差日的AQI同比增幅在30%-60%之间。计算下来,北京、天津的PM2.5浓度增幅都在50%以上。
“11月雾霾的范围大、时间长、浓度高,可能超过了大多数人的想象。”先河环保总裁陈荣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许多京津冀“2+26”城市PM2.5的反弹率,低的有30%,高的接近60%。
大雾、沙尘、霾,在三者的混合影响下,多个城市出现持续重污染情况。中国环境监测总站12月2日通报,安阳、开封、濮阳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达到7日。
气象条件一旦变差,雾霾就“卷土重来”,归根结底,还是排放量的问题。“重污染天气等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当前污染物排放总量还远超环境容量。”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11月3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而12月气象条件依旧不利。据国家气候中心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联合会商,今年12月至明年2月,我国冷空气弱,北方地区静稳天气发生概率较高,污染物扩散条件较差。京津冀大气污染扩散条件接近10年平均,较去年偏差。
雾尘霾“混合套餐”
10月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就进入了秋冬治霾期。
对比去年,今年污染物的气象扩散条件较差。梳理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组织专家对11月四次重污染过程的来源成因的分析解读,可以发现,都存在静稳、高湿、逆温的不利气象条件。
静稳天气,意味着污染物和水汽在排放源附近和近地层更容易累积,造成重污染和低能见度天气。再叠加高湿和逆温天气,有利于二次颗粒物的快速转化和吸湿增长,推高PM2.5浓度。
特别是后面三次重污染天气过程,区域普遍出现大雾天气。而被寄予厚望的北风裹挟沙尘而来,PM2.5未尽PM10登场,拉长了部分城市的重污染程度和持续时间。
最为典型的是,11月23日至27日,京津冀南部重污染尚未完全消退,紧接着11月30日起又一轮重污染过程开始。安阳、开封、濮阳的重污染持续了7日。
前期滞留的沙尘,持续性大雾天气,在高湿度背景下,叠加静稳等不利气象条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区域、湖南、湖北部分地区经历一次大范围重污染过程。
据环境部12月3日通报,在11月30日至12月3日的这轮重污染过程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41个城市PM2.5日均浓度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水平,安阳市日均浓度1天达到严重污染。
为何一遇到气象条件不利的时候,京津冀的大气污染状况就会出现波动和反复?根本原因在于当前污染物排放总量还远超环境容量。
刘友宾说,据悉,京津冀及周边地区6省市是我国重化产业最为集中的区域,占全国7.2%的国土面积,消耗了全国33%的煤炭,钢铁、焦炭、电解铝、平板玻璃产量均占全国1/3以上。
“进入11月中旬以来,天气转冷,昼夜温差变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部分城市开始采暖,城市供暖锅炉和农村地区散煤采暖炉具逐步启用,各地燃煤污染物排放开始增加。”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此前分析称,“据估计,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进入采暖季后,二氧化硫排放增加近50%,一次PM2.5排放增加约30%,尤其作为PM2.5主要组份的有机碳排放增加近1倍。”
此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公路货运量占货运总量的86.1%,柴油车污染已经成为交通领域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量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小企业排污不可忽视
去年秋冬季,京津冀区域实行环保“一刀切”,工业企业错峰生产、散乱污关停、工地封土令、汽车单双号限行,多种措施加上较好的气象条件,才有了PM2.5浓度25%的降幅。
而今年禁止“一刀切”,一些工业企业受高利润刺激,加大马力生产。“钢铁限产不搞‘一刀切’,机动权由地方掌握。”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受高利润刺激,钢厂纷纷想方设法开足马力生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粗钢产量为8255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1%,1-10月则同比增长6.4%。
“11月,唐山的高炉开工率,比去年同期高了十几个百分点,和10月份环比基本持平。”徐向春说。
也就是说,一方面唐山差异化管控错峰生产,被要求限产50%及以上的企业数量减少;另一方面,企业加大生产。
中小排污企业是另一大排污来源。陈荣强说,今年秋冬季按照要求不再环保“一刀切”,很多中小企业都在正常生产。
他所在的先河环保主营业务为网格化精准监控和决策支持系统。截至2017年底,大气网格化已覆盖全国14个省、70个城市,其中“2+26”通道城市中已覆盖16个。
他表示,中小工业企业的废气无组织排放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根据他们多年来的空气监测经验,小企业无组织排放的污染量可能是烟囱中有监测的污染物排放量的10-20倍,是重要的污染源之一。
据悉,由于监测难度等原因,我国空气环境监测中只包括烟囱等有组织排放的数据,缺少对无组织排放的监测数据。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提出,继续推进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治理,在安全生产许可条件下,实施封闭储存、密闭输送、系统收集,2018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
而这些措施,在陈荣强看来,需要一定的成本,中小企业很难负担。事实上,现在大多数小企业都没加盖,废气排放的时候“遮天蔽日”。
差异化管控从环境经济角度讲能够促使企业提高排放效率。陈荣强表示科学治霾、精准管控,加大治理力度才能解决问题。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