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着力整治码头河道 推进生态补偿
黄柏河是湖北省宜昌市境内、长江上游左岸的一级支流,也是葛洲坝水库库区内最大的支流。这条河承担着为宜昌全市近一半人口供水的重任,被誉为宜昌的“母亲河”。
◆章单伟
来到黄柏河畔,一幅生态美景首先映入眼帘:波光粼粼的湖水缓缓地流过,在河流两岸,昔日的码头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绿地。
整改后的黄柏河,纳入湖北省考核的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2018年1月至11月底,流域总体Ⅲ类水质达标率为94.67%,Ⅱ类水质达标率为77.89%,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
综合联动执法取缔非法码头
“在过去,这里主要经营砂石、磷矿等高污染矿石,不但破坏岸线,而且产生了大量的废渣粉尘污染。”站在宏刚码头旧址,小溪塔街道办事处主任万平回忆道。
“不仅仅是宏刚码头,黄柏河沿岸16家码头的取缔任务已经全面完成。”万平介绍说,“码头设施已经拆除,码头上的趸船、浮吊和后方堆场已清理完毕。”
据了解,夷陵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码头治理工作,筹集资金1.5亿元,启动黄柏河沿线码头整治行动。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对黄柏河沿岸码头逐一走访调查和开展沟通工作,了解基本情况、历史遗留问题,听取业主对码头治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收集业主对码头拆迁提出的补偿范围和标准等信息,为码头治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拆除码头的过程当中,由于涉及权属和利益复杂,工作开展中存在很大难度。”万平说。
对于这种现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分类提出综合整治措施,确保整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小溪塔街道办事处印制万余份《告市民书》,挨家挨户发放到码头周边小区,让居民了解政策。协调公安、城管、国土、交通等部门,实行综合联动执法,对码头限行、封渡,只准旧货外销,禁止新货运进,消除码头存量。
记者看到,码头旧址如今已经种植了大量的绿色植物。万平告诉记者:“黄柏河码头已经实行生态覆绿,打造生态景观路,两岸覆绿面积达到3.8万平方米。”
推进河道治理强化生态理念
取缔非法码头,对改善黄柏河流域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对黄柏河河道的治理更是改善黄柏河流域环境的“强心剂”。
黄柏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主要是对黄柏河干流及人流密集区主要支流,进行河道清淤疏浚、砌筑生态护坡、沿河截污纳管、改造防汛通道,河道治理总长度38.05公里。
河道治理中,强化生态治理理念,根据“回归自然”“以人为本”的思路,在满足防洪、排涝及引水等基础上,尽量减少人工硬质护岸、护底,将人工与自然相结合,恢复河道生态功能。构建健康、完整、稳定的河流生态系统,提高工程生态效益,促进整治后的工程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之外的景观效应。
记者来到罗家小河,看到河堤两边正在进行改造升级,河水静静向下游流淌。
“罗家小河是黄柏河的支流,作为老城区的护城河,过去居民经常将生活污水直排,这里逐渐成为黑臭水体,被列为劣Ⅴ类水。”罗家小河修复工程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罗家小河生态修复及防汛道路工程总投资约1.3亿元。
注重建章立制探索生态补偿
用法治方式推进黄柏河流域治理与保护。黄柏河治理过程中,注重建章立制,及时制定出台长效管理机制,从源头上保护好一江清水,将黄柏河岸线打造为美丽生态长廊。
宜昌市发布地方性法规《宜昌市黄柏河流域保护条例》,通过立法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防治,促进绿色发展和经济转型。设置分区保护,划定流域核心区、控制区和影响区,实行分区管控。
宜昌市积极争取省政府授权,成立宜昌市黄柏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综合执法局,跳出“九龙治水水不治”的怪圈。
目前,综合执法局共查处水利、环保、渔业行政违法案件74起。强制拆除库区非法捕捞抬网、拦网、网箱59处,责令关闭矿井1处,责令企业停产整改1起,责令拆除非法采砂场6处、畜禽养殖场4处,拆除非法旅游码头1处,特别是水库网箱养殖、非法采砂、违法建筑物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彻底整改。
在探索生态补偿机制上,以流域稳定达到Ⅱ类水为目标,市级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生态补偿资金,夷陵区、远安县每年分别缴纳700万元和300万元生态补偿资金,实行断面水质达标情况与生态补偿资金、矿产资源开发指标“双挂钩”,以流域水质指标倒逼企业排放提标升级。
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实施生态补偿断面水质考核一年来,18个考核断面Ⅱ类水达标率为89.92%,较2017年同期上升7.92个百分点。
保护好黄柏河流域,对宜昌抓好长江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宜昌市正在进一步完善黄柏河流域系统治理方案。下一步,将向其他流域推广。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