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退城入园之后,安全监管如何补齐短板?
——访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园区工作委员会主任杨挺
近期,几起严重的事故令人们再次绷紧了化工安全之弦。对于降低危化品生产及物流风险,业界也做过诸多尝试,目前正在进行的退城入园工作期待通过统一的监管提升安全系数。然而,是否入园就意味着绝对安全?曾几何时,智慧化工开始改变化工行业的面貌,从多角度助力化工行业加速实现高质量发展。那么,智慧安全如何在化工园区落到实处?国外化工园区在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园区工作委员会主任杨挺。
入园后,安全风险怎样降低?
1,退城入园行动是否真正的有助于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园区管理机构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杨挺:化工产业园区化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把过去分散在化工园区外的企业集聚到园区内,有利于统一的安全监管,减少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消耗。从安全的角度来说,这绝对是优选项。
园区的管理者在其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判定一个园区的管理水平怎样,主要看两方面,一是进入园区内的企业的整体水平,二是园区监管者的监管水平。而后者又恰恰体现出该园区的整体质量。
2,据您了解,园区监管者在进行安全管理时,往往存在哪些问题?
杨挺:通常情况下,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从整个园区大的规划角度来说,园区整体的规划是否科学,能否有序、延续性地执行?因为一个园区的规划是引领其未来发展的一个整体纲领,决定了园区要发展怎样的产业,以及包括安全环保设施在内的全盘考虑。但现实情况是,许多园区规划缺乏延续性,“来一任管理者就改一次规划”的现象屡有发生,缺乏科学有序的管理方式。对园区管理者来说,能不能“一张蓝图绘到底”至关重要。
二是园区管理者专业性的问题。化工产业和其他产业不同,涉及到许多易燃易爆安全性危险化学品等,所以专业水平通常是考验园区管理者的重要标准。
三是监管能力不足。有些园区规模很大,产值在1000亿元以上,园区内入驻了上百家企业。而园区安全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员相对缺乏,不足以覆盖整个园区安全状况的监管。
四是监管手段缺乏。相对来讲,目前园区安全设施配套不齐全,安全监管的手段比较单一。
3,园区可以通过哪些举措来降低安全风险?
杨挺:第一,园区内的企业设置要有关联性,也就是说园区最好能形成有序的产业链。如果园区里的企业能形成3~5条主要的产业链,即上一家企业的产品是下一家企业的原料,就从根本源头上避免了园区内大量的无序物流。另外,园区整个仓储系统也要集中统一设置,便于物流流向的设置,对罐区也要采取同样的安全规范统一监管。此外,还提倡园区配套统一的危险化学品停车场。
第二,当现有机构力量不足时,可以凭借第三方力量,聘用社会上有经验、有资质的专业第三方协助园区进行相关管理。
第三,利用智慧化手段,将园区内相关的安全监管集中在一个智慧化的平台上。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把主要的安全事故敏感点、危险化品仓库及罐区的相关信号集成到一个平台上,以提高效率进行统一监管。
4,您刚才提到的第三方安全管理机构已经应用到园区了吗?主要协助园区管委会做哪些工作?
杨挺:在山东、上海、浙江等地区的一些园区已经开始借助社会第三方力量,进行园区相应的安全管理。这些第三方机构主要是帮助园区执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并对企业的安全监管及应急处置设施进行管理维护,最重要的是针对园区内企业定期开展安全培训,让安全观念深入人心。
补齐园区标准短板
1,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曾于2012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提出园区应委托具有甲级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开展园区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价工作,已建成投用的园区每5年要开展一次园区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价,目前国内园区开展安全风险评价的进展情况如何?
杨挺:该文件刚刚发布时,整体上开展安全风险评价的园区还相对较少,一些国家级园区和重要的省级园区开始启动专家的评估工作。但2015年“8·12”天津爆炸事件之后,情况出现了大的转折,政府对化工园区的安全监管空前重视,要求所有建成投用的化工园区,必须委托有甲级资质的第三方安评机构进行整体的安全风险评价。现在园区是否进行安全风险评价已是园区设立的一个基本要求。
2,国家层面上是否还有类似针对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的政策法规及统一标准?
杨挺:国家层面上非常重视化工安全生产,针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国家发布过不少指导意见。专门针对于园区的是2015年工信部发布的《关于促进化工园区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非常详细地描述了园区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
在标准方面,在国内园区还属于新生事物,化工园区普遍是先有园区后有标准,标准缺失比较严重。所以石化联合会园区委正在组织国内相关力量,进行园区标准的补齐工作。2018年我们完成了国内化工园区第一个国家标准GB/T36762-2018《化工园区公共管廊管理规程》的制订,《化工园区危险品运输车辆停车场建设标准》、《化工园区事故应急设施(池)建设标准》《化工园区评价通则》等一系列标准也在制订中。
向国外园区学习什么?
1,发达国家的化工园区起步早,有些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体系,它们主要通过哪些手段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杨挺:从管理体系的设置上,国外有很多园区依赖于像巴斯夫、拜耳这样大型化工企业起步的。这些企业有着上百年的发展史,积累了非常完备、完善的管理规程,在进行园区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经验性的文件、规范的标准,最后形成了一整套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体系。像德国勒沃库森化工园区内的所有装置工厂都执行相同的安全管理体系(SMS)。
除此之外,化工园区里有针对于企业员工的安全培训,并且明确规定每人每年需完成的课时,整体提升园区中操作人员的安全水平。
一般情况下,这些成熟园区都运用了先进的智能系统,将关键危险点、敏感点的信息集成起来,大大提高了安全监管的效率。
最重要的还是整个园区的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一旦出现了事故之后,怎么在最短时间内将影响降至最低。例如巴斯夫在路德维希港的园区这两年也发生过安全事故,但事故发生后园区及时启动应急系统,园区内及周边开启广播,解释事故的情况、可能泄漏的化学物质,以及周边的居民需如何防护、如何撤离等。这是一整套应急体系。
2,国内化工园区的应急处置能力是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杨挺:国内应急能力仍较薄弱。目前相关部门对此越来越重视,首先是在几个大型园区进行了试点,设置了整个区域的园区应急中心。比如说华南区应急中心设在了惠州大亚湾新区,配备了许多先进设备,可以辐射到周边地区。
不仅如此,每个园区都已开始编制应急预案,提前考虑针对园区内不同危险物质,出现事故之后的应急措施。
此外,应急医疗也很重要。园区一旦出现事故,如何在最短的时间救治伤员、减少死亡极其重要。在这方面,上海贸易区已经设置了应急救援的直升机的停机坪,能够实现在最短时间内转运伤员。
实现真正的化工智慧化
1,化工园区智慧安全建设近两年颇受关注,怎样才能将其落到实处?
杨挺:这里的智慧安全,是针对于化工的智慧安全,主体是在化工。因此,不能将其理解为一个简单的IT行为,我们是要通过这个IT行为提升化工园区的安全水平。IT只是一个辅助手段,所以要循序渐进地去做。
首先要理解化工的本质,到底哪些工艺点和危险化学品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然后通过IT的手段实现智慧安全。未来能够做到园区端和企业端的系统实现联动,从园区端监测企业的生产负荷波动,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反馈,发布整体信号预警及预判警报。现在我们的一些智慧安全只是初步的尝试和摸索。
2,目前国内也在开展智慧化工园区的试点示范工作,智慧化工园区的发展主要会经历哪些阶段?
杨挺:这里面的智慧化工园区大体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通过互联网将园区内安全环保等相关的重点监控点统一地汇总起来,实现大平台的统一监管,以此为基础设立园区的应急中心。现在很多化工园区都处于这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在这个平台上嵌入相关的管理功能。
第三个阶段是运用更多的手段实现整体流程的监管。第四个阶段是运用所谓的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对化工园区整体的发展进行优化,比如说在企业之间进行生产流程的匹配和优化。只有这四个阶段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才能真正实现园区的智慧安全。最后,还要利用AI手段减少人工误操作。
2,园区委为促进国内化工园区安全管理水平提升都采取了哪些举措?
杨挺: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下工夫:
第一,从标准的角度来说,因为国内有这么多园区,大家的管理手段和方式都不一样,我们争取能够出台相关标准,让大家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管理。
第二,开展园区相关的评定工作,评选“中国化工园区30强”。我们希望通过这项工作让业内了解哪些园区是优秀园区,从而树立学习和对标榜样。
第三,通过一些相关的方向性引领,比如开展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工作,将化工园区的智慧化落到实处。
我们目前正致力于做好这三方面的工作,帮助国内化工园区提质升级,实现高端化发展,尽快与国际先进化工园区看齐。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