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端拥挤高端短缺局面如何改变?
我国因化工行业导致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不仅面广、量大,而且成因复杂、治理难度大,远远超出其他产业。近期,全国各地查处了一批企业违法偷排化学污染品、污染河道水质的环境案件。
时值谋划“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化工企业如何落实“两山”理论?如何做好化工产业绿色发展的顶层设计?10月16日,人民政协网组织召开了“化工行业如何实现绿色发展——委员、专家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座谈会,聚焦我国社会发展的焦点问题,开门问策、集思广益。
对化工企业需做好分类管理,中小企业尤其要入园
“低端拥挤,高端短缺”,提及我国化工产业结构现状,多位委员、专家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实际上,这种特点也就决定了化工行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是很低的,包括经济产出和环保治理水平。”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形势分析中心规划评估室主任蒋春来说。
化工行业企业数量庞大,既有国有大型企业,也有很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不少委员、专家建议,一定要分类管理。“我这些年看过很多大型化工企业,有的已经非常现代化了,厂区一点异味都没有。我们现在所说的化工企业污染问题,更多的是指中小企业。我认为,一定要坚持入园管理。”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葛志荣说。他认为,中小化工企业入园管理,是投入最小、治理效果最好、对周边环境影响最低的方式。
“中小化工企业入园后的管理也很重要,比如配套污水处理设施、危废处理设施等。地方政府如果没有能力,就需要省级层面统筹考虑。”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朱吉钦说。
谈到我国化工产业布局面临的问题时,朱吉钦说:“我国化工产业基本是沿海、沿江发展,煤化工产业布局与人口密集区高度统一,造成了生态环境问题的叠加效应。”
那么,“十四五”时期如何优化化工产业发展布局?农工党中央生态环境工作委员会委员杨卫国说:“一定要避免污染转移,现在包括三江源在内的一些西部生态脆弱地区,承接了一些不应该承接的项目,加重了生态环境负担。”他建议,西部在承接东部转移的化工产业时,一定要做好负面清单。而且,东中西部产业链网要统筹规划,在东部地区着力提升产业水平,重点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石化深加工产品、高新技术材料、专用化学品和精细化工产品等。在中西部地区,着力打造国家高端能源化工基地,进一步提升能源清洁利用能力,提高就地转化率和产品附加值。
蒋春来认为,化工行业要实现绿色发展的一个根本举措,就是对小的低端企业进行整合升级。除了园区化,还要明确这个地方化工产业的发展定位是什么。“要基于环境容量,明确这个地区到底能承载多大规模的化工企业。之后,按照淘汰低端、提升中端、发展高端的原则,制定系统化的整治方案。”
协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和化工行业绿色发展
化工行业碳排放占全国17%,在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要求下,如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提升化工行业绿色竞争力,也成为与会委员、专家关注的重点。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常务副会长唐人虎认为,化工行业数据管理是提升碳管理水平的重中之重。“从宏观而言,《巴黎协定》对全球碳排放数据提出了统一标准的要求,中国标准要逐渐和国际接轨。而且,科学透明的数据是回应国际社会对我国工作成果的最好手段。从微观而言,目前我国化工行业的数据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工艺复杂,缺乏精确监测;数据分散,企业造假成本低;企业数据反馈不及时,地方政府难以及时反应。”
针对这些问题,唐人虎给出了建议。他认为,基于“IOT+大数据+区块链+Al”的环境大数据平台,可以为政府和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对企业来说,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前沿解决方案,可优化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情况,还能提供供应链管理、环境风险预警等增值服务。对政府来说,借助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防篡改、可追溯等功能,可以将碳排放监测数据实时上链存证,确保数据准确及时,辅助管理和决策。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