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入海排污口整治初见成效
南临黄海,北濒渤海,1038公里长海岸线,5275个入海排污口,山东省烟台市在完成“查”—摸清底数、“测”—水质检测、“溯”—污水溯源,厘清责任后,“治”的大幕随即拉开。
作为生态环境部确定的渤海入海排污口专项整治试点城市,烟台日前印发《烟台市入海排污口整治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到2022年,全面完成入海排污口整治,完成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确定目标任务,并探索形成在全国沿海地区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入海排污口整治模式方法。
湿地涵养为入海河流生态补水
在龙口市黄水河污水处理厂南侧,总占地170亩的黄水河生态湿地工程已接近完工,工人们在做最后的收尾工作。田字块状分割的坑塘被水生绿植覆盖,形如稻田。
作为《方案》确定的“355”工程(即打牢三个基础、做好五项示范、打造“五个一”体系)中5项示范之一,入海河流生态达标示范项目先期选择了龙口市泳汶河、黄水河等入海河流,通过沿岸排海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建设人工湿地等措施,有效管控陆源污染物排海。
“湿地工程采用潜流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的工艺,通过在湿地系统配置填料、基质,利用植物、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实现对污水深度处理,将黄水河污水处理厂一级A类再生水提高至Ⅲ类水标准,处理规模为4万m3/日。”龙口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烟台属于资源型缺水城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487m3,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1/5。”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王颖指着黄水河裸露的河床坦言,示范工程的实施不仅能够确保入海河流水质持续改善;同时,通过再生水补充到入海河流,将有效缓解区域水资源紧缺状况,改善周边水生态环境,补充流域地下水。
龙口市生态环境分局局长王继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项目实施后,每年入河补源水量达1000万m3,一级A类再生水提高至Ⅲ类水标准可削减化学需氧量总量约438吨/年、NH3-N总量约58.4吨/年,具有突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他表示,下一步,龙口市其他污水处理厂也将逐步推广这一模式。
根除陆源污染,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多年来,借雨排污、雨污管网混接错接、初期雨水收集处理能力差等“城市病”问题突出,岸上的水从哪儿来、去向哪儿犹如一笔“糊涂账”。因此,城市雨污排口整治,根除陆源污染“治岸”成为此次《方案》的重点。
在莱州市,文化街、文昌路地下综合管廊及其附属设施项目就藏身在闹市区地下。宽、高各3米的地下管廊绵延4公里,整齐有序地铺设了包含给水、中水、电力等管线。管廊项目共铺设雨水管道7800余米、污水管道8600余米,形成了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
项目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莱州2018年起,实施文化街、文昌路地下综合管廊及其附属设施项目,总投资约6.03亿元。
莱州市生态环境分局副局长贾洪松介绍,项目建成后可以减轻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负荷,提高处理效率,达到减少污水处理厂投入的目的,雨季雨水不再进入污水管网,降低了污水处理厂的瞬时水量,避免因雨水进入污水管网而引起污水处理厂进水水量、水质发生较大的波动。同时,缓解雨季城市内涝问题,提升城市安全运行水平和城市抗灾能力,进一步改善环渤海地区生态环境。
王颖表示,目前,烟台建有19处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达到115.8万吨/日,全市累计完成雨污分流改造120公里。他们将总结示范经验,逐步在全市推进雨污排口整治和污水处理厂治理工作。
打造现代渔业,养殖用水全循环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海水水产养殖在沿海地区渐成规模。养殖方式主要为池塘高密度养殖与车间工厂化养殖。按照传统养殖方法,大量的残饵和粪便排入水体,养殖尾水污染日益严重。
在位于莱州市三山岛街道的明波水产有限公司,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陆基水产养殖最先进、最生态的代表模式之一,通过高效物理过滤、气浮反应净化、实时生物净化等过程,实现养殖用水全循环。
走进企业现代化的工厂化养殖车间,水温调节、饲料投喂全部实现自动化、无人化操控,融合最新的物联网信息化平台实施全天候管控。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养殖所需每天新水添加控制在5%左右,与工厂化流水养殖相比,单位水体密度增加10公斤以上,节能69%、节水95%以上,废水废气排放减少95%以上,避免了养殖尾水对近海环境造成压力,代表着生态、节能渔业的发展方向。
“目前,烟台12个重点区市编制养殖水域滩涂规划,落实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禁止养殖区的管控要求,清理非法养殖3万多亩。”烟台市生态环境局海洋生态环境科科长孙召波介绍,根据《方案》,烟台将重点围绕优化池塘养殖方式、推行池塘尾水集中连片治理、实施养殖尾水排放监控等开展示范。
“目标是在今年年底前,在全市入海排污口监测、溯源完成的基础上开展部分整治工作,入海排污口整治初见成效;2021年,完成上述在内的5项排污口整治示范工程,形成经验做法后推广应用;最终到2022年,实现全面完成入海排污口整治工作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入海排污口管理制度体系。”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周俊表示。
截至2020年10月,烟台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比2015年提升约7个百分点;大沽夹河、五龙河等26条重点河流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94.6%,45个重点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或优于Ⅲ类)达到72.2%。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