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深入推进垃圾分类点站设置管理工作
谷腾环保网讯: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实施方案》要求,牢牢抓住“科学管理、长效机制、习惯养成”三个关键,结合北京实际,将投放收集点站设置标准化和居民投放便利性作为重点工作强力推进,引导和督促各区全面提升点站设置的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集约化水平。同时,在全市开展垃圾清运不及时问题专项治理活动,协调指导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和清运单位及时清运生活垃圾,避免出现垃圾桶满冒、环境不洁等问题,提高市民分类投放垃圾的环境友好度,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
推进点站规范化建设管理
为加快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北京市印发《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指引》和《进一步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桶站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的函》,要求在设置投放收集点站时要提高规范性、便利性。垃圾投放收集点站应做到“四有+三选配”,即有防雨棚(桶架)、有LOGO、有公示牌、有宣传栏,因地制宜选配监控设备、语音提醒设备、洗手装置。根据小区实际,因地制宜设置大件垃圾、装修垃圾投放点。在投放收集点站设置前,要通过社区议事厅、业委会和物管会协商等多种形式与居民协商沟通,取得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按照协商结果合理设置点站。
营造干净整洁的投放环境
北京市在全市推广安装使用破袋器和桶内除臭技术,要求每个分类垃圾桶必须具备脚踏或拉环开盖装置,切实解决居民在参与垃圾分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营造干净整洁的投放环境。针对夜晚投放不便民问题,鼓励社区在原有投放收集点、站基础上,增加照明设备。在自主分类做得较好的小区试点推广可降解垃圾袋,从源头上解决“破袋”和脏手难题。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鼓励社区将原有投放收集点站改建为垃圾分类驿站,具备误时投放功能。同时,分类驿站还具备分类知识宣传、语音提醒、投放监督、称重计量、积分兑换等功能。
截至今年9月,北京市已建成生活垃圾分类驿站2095座,达标改造固定桶站6.36万个,涂装垃圾运输车辆4117辆,改造提升密闭式清洁站805座,分类设施建设管理达标率达88.8%,投放站点具备脚踏、拉环等便利性设施的配置率达97.19%,形成了能力相对充足、链条环环相扣、设施无缝对接的全程分类体系。
专项治理垃圾清运不及时问题
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接诉即办”作为解决垃圾收运处理问题的有力抓手,推动垃圾清运不及时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努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印发《垃圾清运不及时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通过专项治理实现“四个到位”,即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置到位、管理责任主体履责到位、收集运输作业衔接到位、居民自主参与行为到位。按照“一小区一台账”原则,督促完善居住小区、社会单位生活垃圾管理台账,组织各区对各类生活垃圾投放点开展全面排查,对不符合设置和管理要求的及时整改。对通过日常检查、12345热线、媒体舆论曝光、执法检查发现的桶站破损、脏污、满冒和清运不及时等突出问题,进行点名曝光、督促整改。印发《关于开展月度市民反映生活垃圾分类问题前20名街道(乡镇)治理工作的通知》,每月通报垃圾分类问题有效投诉数量前20名的街道(乡镇),挂牌督办,共涉及15个区84个街道(乡镇),解决问题诉求9305件。
全市“垃圾清运不及时”问题由今年1月的5803件,下降至8月的1473件。根据北京市统计局调查数据,88.6%的被访者对垃圾分类工作表示满意,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和行动自觉变好,参与度和满意度较高。
下一步,北京市继续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做实做细,因地制宜增加破袋、洗手、洗桶、排污、照明和探头监督等功能,强化桶站日常维护管理,做到破桶要换、缺桶要补、脏桶要洗,持续开展垃圾清运不及时问题专项治理,改善小区环境,培养居民分类习惯。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