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完善快递包装循环利用体系
【谷腾环保网讯】“推进快递包装减量化、标准化、循环化”是我国“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笔者认为,目前快递包装环境治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快递包装产生量逐年大幅度增加,综合回收利用率低。随着电子商务的壮大,快递行业发展迅速,根据快递行业年报统计,2018年—2020年,全国快递量以每年100多亿件的速度增长,在2021年达1083亿件。据统计,快递垃圾总量已经超过生活垃圾总量的30%,但快递包装总体回收率不到20%,包装箱回收率低于50%,未被回收的胶带等材料主要为聚氯乙烯(PVC),大部分被填埋、焚烧和随意堆放,混在泥土中不能被自然降解,造成环境污染隐患。
二是处置主体责任不明确,全社会参与度低。现有法律法规要求快递企业对快递包装废弃物进行处置。但是,快递包装在交付之前属于寄件人,签收后属于收件人,包装材质和处置方式的决定权并不完全在于快递公司。对于寄件人,尤其是电商平台上数量庞大的卖家处置快递包装废弃物的行为,还缺少行之有效的规范和约束措施。
三是缺乏行业统一标准,没有形成有效的回收体系,循环箱难以实现全行业循环。已经投入使用的邮政、顺丰、菜鸟、京东等循环箱,都是以个别快递企业为主体,不能做到行业统一规格、统一编码、统一回收,只能在各自公司内进行循环,循环利用的规模效益无法体现。此外,快递柜或小区物业代收等方式不能当面签收送还循环箱,导致丢失严重,末端回收难度大。
四是快递企业建设回收站缺少政策和资金支持,建站阻力大。回收站如果建在快递站点,面临着用户使用不便、利用率不高、占用生产作业场地等问题。如果建在用户端,需要对属地街道、社区、城市管理、物业公司及用户等各方面进行协调,其中很多部门还要收取各种费用。同时,快递企业还需要另派人手进行巡检、维护、回收等。目前,仅有11万个邮政快递网点设置了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鉴于上述问题,笔者对快递包装绿色治理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精准控源头、夯实责任。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明确电商商户、寄件人的责任和义务,增加相应的奖惩措施,加强对电商的监督管理。明确包装选用材料规格等要求,鼓励可降解绿色材料的使用。明确行业回收利用体系标准,全行业联通互用,形成规模效应。
二是加大宣传、鼓励全民参与。充分利用互联网和街道社区的力量,加大向全社会宣传《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等,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节能环保意识。将快递包装循环流通中的主体,如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环卫公司、物业公司等,都赋予一定的职责,推动各主体从配合到参与,一起加入到快递包装的绿色治理中来,创造“绿色快递、人人有为”的社会环境。
三是加强科技与财政支持。由相关主管部门牵头,对循环包装和绿色环保材料的研究和推广加大投入和支持,对使用符合要求材料的电商、快递公司等给予财政优惠政策,避免快递公司各自为战,浪费财力物力。
作者单位:生态环境部华北督察局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