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绿色支付助力“碳减排”:提升支付执行主体的减排降碳认知能力
【谷腾环保网讯】自双碳目标被明确提出以来,绿色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不同行业。作为金融消费的重要基础设施,支付清算行业该如何进一步绿色转型?
5月10日,腾讯联合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发布的《绿色支付助力碳中和目标》报告显示,在市民生活各场景中,绿色支付通过支付流程无纸化、低碳出行以及低碳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碳减排,减碳模式主要体现在纸张节约以及绿色出行方面。其中,电子支付作为支持绿色支付的一种平台工具,已构建起一套促进碳减排与环境改善的绿色生态体系。
如今,绿色支付正影响着人们支付和消费习惯。借助数字人民币,或支付宝、微信、云闪付等电子支付工具,无论生活缴费、看病挂号,还是交通出行、交易购物,都可以在无纸化的流程中完成,实现碳减排。以交通出行为例,近五年来,使用微信支付选择公交地铁出行所带来的碳排放总额合计为 187.40万吨,相较于高碳出行所实现的碳减排额度合计为478.57万吨。
然而,公众对绿色支付概念的认识还较直观朴素。数据显示,在购买电子书这类涉及绿色支付环境效应的场景,只有三成左右的用户能识别。这表明,即便用户有意选择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难以明确认识到自己的贡献。对此,报告建议,公众的朴素认知和高昂使用热情之间,也是绿色支付在概念内涵、行业标准、公众科普等方面的广阔空间。
在专家看来,绿色支付在引导经济和社会结构向绿色模式转型外,提升支付执行主体的减排降碳认知。
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指出,疫情期间经济活动更依赖于在线支付方式,短期来看,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对资源环境的消耗,同时还要重视中长期绿色经济的发展和复苏问题。行业应深入探讨如何在支持实体经济的绿色复苏等方面来发挥绿色支付的积极作用。
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看来,支付主体要多视角认识绿色支付的功能与价值。一方面,支付有时不仅是支付,还是体验,要在顺畅、安全、低成本实现货币资金转移的过程中剖析绿色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要从产业生态和商业生态的角度关注绿色支付的价值,比如,在支付引领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当中,依托于数字化、依托于绿色,形成新的生态与模式。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