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入海排污口1089个!南通确保“一江清水入海流”
更新时间:2022-09-22 08:08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 李苑
阅读:967
清晨,启东市近海镇养殖户在海水池塘的滩涂生态净化区采集贻贝。冯华摄
【谷腾环保网讯】作为江苏省唯一的滨江临海城市,南通市拥有226公里沿江岸线和206公里沿海岸线,是万里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站”。
近年来,南通市系统施策,加大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春季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76.2%,高出年度省考目标14.2个百分点,主要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V类,确保实现“一江清水入海流”。
打造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
近两年,南通长江沿岸军山、剑山、狼山、马鞍山、黄泥山五山地区新观测记录物种37种,一度销声匿迹的江豚、猪獾等物种重现,数量持续增长。
以五山地区滨江片区“城市生态客厅”为样板,结合“百年一遇”堤防改造提升工程,南通市正着力打造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
“沿江沿海的空间布局规划共730平方公里,涵盖125个行政村。其中,沿江约500平方公里(含洲岛)、江堤长度216公里;沿海约230平方公里、海堤长度212公里。沿海地区秉持‘经略海洋’要求,重点加强自然岸线、滩涂湿地等生态资源保护修复,研究陆海统筹、江海联动、港产城一体化发展集聚高效的空间布局结构。”南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结合美丽海湾建设,南通市以长江口北支湿地等区域为重点,加快推进启东江海澜湾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等项目,打造沿海“一带多片”生物多样性样板区。
此外,南通市也是全国首批4个海洋碳汇监测评估试点城市之一,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从2021年开始,对南通近岸海域滨海湿地及紫菜养殖开展海洋碳汇试点监测工作。
“通过开展海洋碳汇监测,评估江苏省海洋碳汇潜力,提升江苏省海洋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效率,助力全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副总工程师魏爱泓说。
开展全流域水系治理,治河也治海
美丽的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首先得益于南通“全市一盘棋”全流域水系治理体系的形成。
随着控源截污、畅流活水、生态修复等措施一体落实,目前,南通市中心城区100平方公里内主要河道水质达到Ⅲ类,区域治水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约占全市面积的40%。
南通市在长江口—杭州湾区域率先发布《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实施十大类63项重点工程。同步开展入海河流及河口海域溯源整治,系统分析总氮污染排放现状及问题,清单化推进“一河一策”“一湾(滩)一策”专项治理,2021年以来实施污染削减项目173个。
以启东为例,近海镇的海水养殖池塘,主要采用脊尾白虾与三疣梭子蟹混合养殖模式,针对养殖尾水,建设了三级生态净化系统。第一级增加尾水沉降区、潜流坝、溢流坝,实现固液分离;第二级通过贝类等滤食性水生生物摄食、代谢作用,将剩余有机氮磷转化为贝肉、贝壳等生物有机体;第三级通过增加生态净化池和种植水生植物,降解海水剩余无机氮磷,最终实现以渔净水,尾水达标排放。
南通市还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入海排污口排查溯源,全面建立“污染单位—排污通道—排污口—受纳水体”全链条档案。“我们统筹开展了入江入海排污口专项整治,截至2022年7月底,整治入江排污口1977个,完成率达96%,整治入海排污口1089个,完成率达82%。”南通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黄晓勤说。
执法监管+督查考核,压实环保责任
严格的执法监管和督查考核也持续为南通市的海洋环境保护护航。
南通市组建了全省首支环保公安打击污染环境犯罪融合战队。市生态环境、海警、渔政等部门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河口海域周边环境违法行为。
2022年4月某夜,根据群众举报涉排海污染,南通市如东生态环境局迅速联合海警赴现场联合检查,发现某南美白对虾养殖个体户私设3根软管,向黄海排放养殖废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他们对这一案件进行了查处,有力打击了水产养殖尾水非法排海的环境违法行为。
针对地表水环境质量提升,南通市还组建了工作专班,紧盯入海河流沿线农业面源治理、镇村生活污水处理等重点任务,健全海湾(滩)巡查等配套工作制度,实现海滩、河流、支流网格化监管全覆盖。
“我们建立了‘月督查、季点评、年述职’工作机制,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纳入高质量发展和污染防治攻坚考核体系,每月组织‘三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地方居民代表和政协委员)开展常态化督查,每季对县、镇、村实施分级考核,全面压紧压实各级环保责任。”南通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王朝晖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