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随州探索啤酒废水资源化利用降碳新路

更新时间:2022-09-26 11:13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阅读:829 网友评论0

【谷腾环保网讯】经过湖北省随州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牵线搭桥,青岛啤酒(随州)有限公司的啤酒废水成为了随州联合玉龙水务有限公司(随州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的“药引子”碳源,双方达成合作,预计今后每年可节约成本约120万元,减碳达2165吨,实现节能降碳和经济利益的双赢。

啤酒废水:上游“用不了” 下游“吃不饱”

“啤酒生产企业产生的废水富含有机物,可生化性极好,且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来说属于优质碳源,但面临着无法有效利用的困境。”随州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项目负责人谌智和说。

一方面,按照规定,为保证啤酒废水符合排放标准,啤酒生产企业每年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预处理,虽降低了水质可生化性,但也浪费了优质碳源。

另一方面,下游污水处理厂却因为碳源不足“吃不饱”,从而需要外购大量乙酸钠用于污水处理厂的反硝化脱氮除磷反应。不仅增加了运行费用,而且乙酸钠长期使用会对设备和构筑物产生一定腐蚀。

2020年12月,《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821-2005)修改单印发实施,规定啤酒企业可与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单位签订具备法律效力的书面协议,约定排至污水处理设施的某项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以这一限值作为预处理排放浓度限值。

这就意味着,啤酒生产企业与下游污水处理厂可共同约定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不再受纳管排污标准的限制,从而实现啤酒生产废水直接资源化利用。

环保牵线:啤酒企业与污水处理厂“喜结良缘”

据谌智和介绍,经测算,青岛啤酒(随州)有限公司生产废水无论是以均值还是以最高浓度或最大水量进入市政管网,再进入玉龙水务有限公司,进水中COD浓度、氨氮等浓度均符合设计标准要求。

经实地调查,青岛啤酒(随州)有限公司生产废水经过自建污水处理站预处理后达到相关标准进入市政管网,然后再进入随州联合玉龙水务有限公司。由于自然高度差,啤酒生产废水可以自流进污水处理厂,不需再另外建设管网或单独运输。

为当好企业之间的“红娘”, 2021年7月至11月,随州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反复上门沟通协商,每半月组织召开一次推进会,协调市政排水管理处负责破损管网修复、市污水处理厂对青啤公司生产废水水质检测,实现数据共享。同时,在试运行期间提供技术性指导。

2021年12月,两家公司正式签订生产废水间接排放限值合作协议,标志着青岛啤酒生产废水只需简单处理即可按照协议约定直排纳管,实现啤酒废水资源化利用。

积极探索:废水再利用蹚出降碳新路

随州联合玉龙水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协议签订以来,随着青啤公司排放指标的调整,公司进水COD浓度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出水总氮、总磷指标的稳定性得到了很大改善。同时,可节约企业运行成本,仅今年第一季度就节约碳源约68吨,节约费用约10万余元,预计全年可节约碳源费用70余万元。

对青岛啤酒(随州)有限公司来说,从此不需要对生产废水进行预处理,每年将节约电费、药剂费、人工和设备折旧费,可以节省支出50万元左右。

“这一探索,使啤酒生产企业和下游污水处理企业合作共赢,在随州市尚属首次,也为省内其他啤酒生产和污水处理行业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提供了降碳思路,起到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推动了随州 “十四五”规划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落实。”随州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王家平说。

随州探索啤酒废水资源化利用降碳新路

生态环境部门牵线促啤酒企业与污水处理厂合作,预计年减碳可达两千余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随州探索啤酒废水资源化利用降碳新路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