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可改善人体健康
【谷腾环保网讯】“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将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健康效益,相关研究表明,通过选择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路径,到2060前年实现碳中和,近40年时间可累计避免过早死亡案例2900—5000万例。”2022年12月26日,《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2022)》报告线上发布,报告编制工作组这样介绍。
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协同,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什么影响?
报告指出,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是衡量国家和城市“减污降碳”效果的基本监测指标,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互作用。
那么,如果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协同,将会对人群健康产生怎样的影响?
报告显示,“人类活动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区域响应将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变强,也会加剧区域空气污染,危害人类健康。另外,气溶胶可以通过改变辐射强迫来影响气候系统内部反馈,并产生全球影响。”。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报告第五工作组召集人宫继成在发布会上介绍,“二者协同作用可能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暴露层面,例如高温能促进大气中二次反应的增强,使得颗粒物中产生健康效应的化学组分发生变化;二是在对健康影响的机制方面起到互相促进作用,比如极端温度情况下,人体对空气污染暴露的易感性可能会发生变化,使得人体更易受到空气污染暴露的影响。”
报告指出,PM2.5、O3和NO2的长期和短期暴露均会带来不利健康效应,威胁人群健康。
其中,PM2.5长、短期暴露是危害公共健康的重要因素。根据全球疾病负担评估研究,其可通过增加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部、肺癌、II型糖尿病、下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风险增加成人的过早死亡,通过增加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风险增加新生儿死亡。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表明PM2.5暴露还可能诱发其他成人和婴幼儿疾病:包括认知功能障碍、慢性肾病、流产和死胎等。
根据报告,部分研究表明O3暴露的健康危害独立于PM2.5暴露的健康危害,由于O3暴露水平的增加,导致其成为危害我国公共健康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2021年O3长期和短期暴露相关的成人过早死亡人数分别为13万(95% CI:6-21万)和8万(95% CI:4-11万)。比较发现,O3短期暴露相关的过早死亡人数较PM2.5更高,即使考虑到不确定性,也与PM2.5处于同等水平。
此外,NO2长期暴露可增加人群全因死亡和呼吸系统死亡风险。部分研究也提示,长期NO2暴露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死亡的风险,可增加多种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报告分析了空气质量改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情况。研究显示,近年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有效保护了我国群众身体健康。”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大气所所长、报告召集人雷宇研究员代表工作组介绍,受PM2.5污染水平整体改善以及污染天数持续降低影响,2017—2021年的5年时间,全国与PM2.5长期和短期暴露相关的成人过早死亡人数分别下降了23.9%和26.2%。2019年以后,O3长期短期暴露造成过早死亡人数也呈现下降趋势。
“气候变化也会对人体与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我们评估了不同的极端气象条件对健康的影响,极端降水可能最为频发,且是对健康影响最严重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雷宇代表工作组介绍。
宫继成建议,“从健康角度考虑,通过空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并提出可能的减排路径,对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建设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减污”“降碳”,谁协同谁更多一点?
针对CO2的减排和PM2.5等常规污染物减排,报告分别在部门和区域协同性方面进行了比较和评估。
“‘十三五’期间,工业部门CO2排放下降,PM2.5等常规污染物排放也在下降,二者呈现正协同效应;电力供热部门PM2.5等常规污染物排放下降59%,但CO2排放增长22%,呈显著负效应,交通、民用部门碳排放增长8%,相关的PM2.5浓度下降22%,亦呈现负效应。”雷宇在发布会上代表工作组介绍。
从区域上看,“‘十三五’期间,北京、重庆、河南、四川和吉林等五省(市)实现了CO2减排与PM2.5污染改善的正协同效应。其余省份,总体来看,都是PM2.5浓度显著下降、CO2排放上涨,其中河北、山西、内蒙、山东等重工业省份CO2排放上涨尤为显著。”
近年来,我国能源结构持续调整,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2021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2.7%,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3.8%;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的占比降至56%,同比下降0.8%;水电装机、并网风电、并网太阳能、核电装机、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分别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16.5%、13.8%、12.9%、2.2% 和1.6%,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过煤电装机容量。
未来,如何推进降碳和减污协同改善呢?
“碳排放与大气污染具有高度同源性,通过实施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基础上,使全国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当前水平下降1/3以上,推动全国PM2.5年均浓度下降至25微克/立方米,O3浓度年评价值有望下降至130微克/立方米左右,全国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可提升至80%以上。”雷宇代表工作组介绍。
“我们认为,深度低碳能源转型是实现协同目标的关键,不同研究都表明,通过温室气体、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到2030年和2060年空气质量均会显著改善。”雷宇代表工作组介绍,如果进一步以碳中和目标为牵引推动能源深度低碳转型,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时,PM2.5年均浓度和O3浓度年评价值将下降至10微克/立方米和100微克/立方米左右。
但是,不同路径会对空气质量改善效果产生显著的影响,“未来,在技术路径选择中,应以发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为主导。”
而减污、降碳,谁协同谁更多一点?
“不同阶段工作的侧重点不同,公众会感受到两者的贡献有强弱之分。”雷宇在回答中国环境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在结构调整方面,很难将减污驱动或是降碳驱动二者剥离。”
雷宇告诉记者,“十三五”期间,包括现在,公众对于空气质量改善诉求非常强。“2013年以来,大气十条实施,蓝天保卫战开展,对来自空气质量改善的驱动会感受更明显。”
而从现在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期间,“基于降碳需求,底层能源结构的变化会对空气质量改善有非常大的帮助,将更多彰显碳中和驱动空气质量改善。”
总体而言,“很难区分改善措施单独由哪方驱动,一般情况下两边都在发力,这也是我们强调减污降碳协同的重要原因。”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